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民族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升级 大江东教育事业欣欣向荣
2019年01月24日 07:55:00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严泽玮 通讯员 陈光辉 陶劲松

  临江街道有一所“特别”的学校——临江新城实验小学。为什么说“特别”?因为临江新城实验小学有58名来自苗族、土家族、白族等14个少数民族的学生。

  2016年11月,临江街道将新城实验小学设立为民族教育基地。民族融合教育,成为这所学校的灵魂。

  近年来,大江东在教育资源配置上连迈大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就喜人……

  民族融合教育

  让特色成为学校的灵魂

  去年,在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街道的助力下,临江新城实验小学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艺术节活动。尤其是民族歌舞、民族绘画、民族传统服饰设计、民族戏剧、民族手工展示等活动,不仅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也增加了彼此间的民族认同感。

  作为民族教育基地,“特”是学校的灵魂,也是“行走江湖”的核心武器。近年来,该小学在1-4年级开设了竹竿舞的拓展课程。“寓教于乐,通过对传统少数民族舞蹈的学习,增加孩子们对古典民间歌舞的认识,培养孩子们对此类民族歌舞的情感,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的竹竿舞课程还于2018年申报了区非遗项目。

  竹竿舞只是临江新城实验小学对民族文化的拓展方式之一。因为有了来自各民族的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成了该校最亮眼的特色。“我们的教育理念就是融和多元,把各民族的学生融合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开展了民族美食、民族歌曲、民族舞蹈、民族故事等社团,还会组织学生过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这样不仅能让少数民族学生在这里过上自己民族的节日,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认同感。”

  另据了解,因受到校风的影响和前辈的鼓舞,从教20年的洪建军老师萌生了支教的想法。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他于半年前成为一名援疆教师,为大江东的民族融合教育开枝散叶。

  融合教育升级

  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

  临江新城实验小学的少数民族学生,不少是随着大江东产业发展而流入的外来人口。而走进大江东的校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其中的占比一直处于高位。

  为了满足本土与外来居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大江东近年来也在教育资源配置上连迈大步。目前,大江东引进各类教育建设项目近十个,其中求是高中、英伦森林幼儿园已投入使用;杭州高级中学大江东分校正全面进入装饰装修阶段;杭州高级中学启成学校计划2019年9月投入使用;大江东红黄蓝幼儿园计划2019年9月投入使用;杭州国际学校将新建一所有95个班级的国际学校等。

  同时,考虑到务工人员的子女接送问题,大江东制定出台《关于做好小学推迟上学和学后托管服务工作的通知》。2018年秋季起,大江东辖区内的小学全面开展1-3年级的学后托管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大江东12所公办小学共有近615人参加托管服务,约占相应年级学生总数的11.81%,其中比例最高的学校接近35%。

  而随着教育的现代化,“智慧教育”的样本亦是不断涌现。求是高中、临江一中等学校将智慧化的教育手段充分利用到教育教学中,大力提升了教育的实效性。其中萧山九中、求是高中、前进一小还成功创建了杭州市智慧教育示范学校。

  融合教育,让教育的成果有了全面的提升。据统计,2018年中考,大江东共有230人被优高保送录取,295人上优高线,合计优高录取和上线比例为31.63%,同比增加2.6个百分点。而萧山九中在融入主城区生源后的第一次高考中,一段线达到31人,体艺广电类64人,二段率超过80%,均创历史新高。

标签: 民族融合;民族;教育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