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连演三天 观众抢着给演员“打彩”
国家级非遗项目睦剧焕发新生 春节送戏下乡村
2019年02月09日 07:55:55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戴维

  2月7日,大年初三。淳安县千岛湖镇井塘村的村民喜气洋洋,县睦剧团2019新春“恵民服务送戏进农村”,第一站就是他们村。专业演员连演3天,村民们不出家门,就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家乡戏、国家级非遗项目——睦剧。

  睦剧团副团长郑水军介绍,这次全团出动45人,“台柱子都来了”,带来大戏12部,小戏20出,每天演出两场。“村里的大伯大妈看到演员这么年轻,又都是正规的科班演员,倍感欣慰,很期待我们的演出。”

  在井塘村,能容纳500人的村礼堂场场座无虚席。村里有习俗,下午演出叫“开阳台”,晚上才是正本戏。年初三下午演的是《花为媒》,晚上是清官剧《生死牌》。年初四白天演《姐妹易嫁》,晚上是《清风亭》。年初五白天演《女婿戏丈人》,晚上是《秦香莲》——全都是深受观众欢迎的睦剧剧目。

  “三脚戏、竹马班”,是长期流行在淳安地区的特色演出。睦剧是全国315个地方剧种之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一直深受淳安老百姓的喜爱。因演出角色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故称“三脚戏”。

  1951年,淳安首次举办“三脚戏”艺人讲习班,淳安古称睦州,“三脚戏”遂改名为睦剧。1955年,淳安成立了专业睦剧团,但由于当时的交通条件和经费等困难,剧团于1989年解散。

  这一散就是26年。直到2011年,淳安睦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实质性的抢救工作才紧锣密鼓地开始了。2015年12月31日,由千岛湖旅游集团出资,淳安县睦剧团重新挂牌,睦剧重生的第二只靴子终于落地。

  三年来,睦剧团已有演职员(在编)45人,排演了12部大戏,20出小戏,包括《春草闯堂》、《南山种麦》《游湖》《断桥》四个传统节目,《秦香莲》《花为媒》《清风亭》《锦里家园》《姐妹易嫁》《生死牌》等大戏。2018年,淳安睦剧团的原创大型睦剧《锦里家园》参加杭州市“西湖之春”文化精品展演,一举夺得舞台艺术文化精品项目。

  正宗的杭州地方戏只有睦剧和杭剧两种,睦剧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一直深受淳安老百姓的喜爱。老百姓有多喜爱呢?每场演出结束时,观众都要给喜爱的演员“上银牌”,也叫“打彩”,把红包塞到演员穿的戏服里、帽子上,也为自己讨个新年吉利。

  37岁的睦剧团副团长郑水军唱老生,有20多年戏龄。新年下乡演出,他的戏分很重,年初三他是《生死牌》里的清官黄伯贤,年初四他是《清风亭》里的张元秀。每天收工回到县城的家里,都是夜里十一点。几场大戏下来,再加上乡下气温低,郑水军嗓子发炎,感冒了,一直在带病坚持。

  但他很满足。“井塘村我们第一次来。村民们盼了很久了,这次都是遍邀亲朋好友来看戏,我们当然也要拿出最好的戏演给他们看!”

  复团三年来整整下乡演出了800多场!平均年龄20岁的演员们在台上演戏,台下就有很多男女老少路人转粉。接下来,县睦剧团的春节下乡演出还将惠及更多乡镇,从正月一直持续到4月10日,计划走遍淳安23个乡镇,300多个自然村,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文化大餐。

标签: 剧团;淳安县;演出;村民;千岛湖镇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hznews/201902/W02019020928553984357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