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深夜,杭州市中心依然停满车辆的街道。
记得前几年有邻居感叹:春节期间的杭州,才是“杭州佬”的杭州。
确实,前些年每到新春佳节,整座杭州城似乎突然安静了很多,车少了人少了,杭州话又成为了街头的主旋律。
不过,这个年三十,“反向过年”成了杭城新趋势——外乡游子把家人接到所在城市过年,之前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已开始逐步流行,随着杭州城市实力的提升和外来人口的不断迁入,这一现象也蔓延到了杭州。
据携程等订票网站统计,杭州已成为“反向过年”十大热门城市之一(其余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南京、天津、青岛、宁波、厦门)。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团圆故事在杭州上演。
今年春节的杭州街头 听见普通话和外地口音的概率大大提高
身为“杭州土著”的我,年三十的中午来到延安路一家网红餐厅,想趁过年人少,体验一下往常要排队一两个小时的网红品牌。结果到了店门口,又看见了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队。
竖起耳朵一听,除了讲杭州话的本地市民,还有不少操着东北、安徽和四川等地口音的人。问了一圈,除了一户东北的三口之家是来杭过节旅游的,其他都是在杭州工作、也留在杭州过年的外乡人以及他们的亲属。
晚上吃完团圆饭,我和伙伴们出门玩耍。我又对仍在正常接单的出租车、网约车产生了好奇。
网约车司机小吴,老家在江西上饶,工作在滨江一家互联网公司。小吴在萧山买了房子,年前交付了,这个春节,他把老家的父母以及哥哥姐姐一家,都接到了新房子里过年。
“我老家有个传统,住进新房子的第一个新年,一定要在新房子里团圆的,所以今年就一起在杭州热闹热闹,在老家其他人看来也很有面子。”小吴说,总算在杭州有个安定的家了,也可以让父母感受一下在大城市过年的味道了。
在平海路,不少正在候客的出租车司机是外地口音,其中一位师傅“川普”特别明显,他说,虽然没有在杭州买房,但也已经把家人接到杭州过了好几个年,“他乡已经变故乡了,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哪里过年都一样”。
漫步在龙翔桥,马路上人很多,几家大商场都在营业,一些人气火爆的餐饮品牌甚至还保持着满座的状态。作为每年除夕都会在团圆饭后出门玩耍的人,我明显感受到,今年在街上听见普通话和外地口音的概率大大提高。
“反向过年”成杭城新趋势
体现新杭州人对这座城市深层次的认同
“反向过年”,也是新杭州人对所在城市深层次认同。
比如我姐夫一家,是有着深厚乡土情结的温州人,但今年也没有回温州过年,而是留在了平常工作和生活的杭州,大年初一也和杭州人一样早起去灵隐寺祈福,似乎全家人都已融入了这座城市,成为了杭州的一部分。
在2017年杭州常住人口增量达到28万人之后,2018年杭州常住人口增量再创近年以来的新高——据浙江信息统计网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去年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数量为980.6万人,去年常住人口增量达到了33.8万人。
如果2019年常住人口保持前两年的增速,杭州将很快跻身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的大都市。
今年春节,我看到了这么多的新杭州人选择把家人接到杭州、留在杭州过年团圆,或许正因为杭州已经是他们心目中温馨的家。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