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心梗老人打通血管
什么是医共体,它能给百姓看病带来哪些好处?这两天家住余杭的73岁王奶奶,在经历一场心梗急救后,有了切身体会。从突发胸痛到余杭一院医共体内的乔司院区首诊,再到家庭签约医生初步判定病情,紧急转入余杭一院,不到90分钟,老人堵塞的心血管就被打通,转危为安。
急性心梗,73岁老人紧急转诊
3月中旬的一天,中午12点半,感觉不太舒服的王奶奶,由家属陪着来到余杭一院乔司院区挂了急诊,找家庭签约医生谢辉看病。
“3天前,我感到胸有点痛,吃东西后也觉得痛。”听了王奶奶的描述,谢辉根据经验,判断可能为急性心梗,开出了急诊检查单。果然,心电图结果提示,王奶奶患了下壁心梗!谢辉拿起电话就打给了余杭一院院长、心内科专家袁红。
“立即双向转诊到总院,同时启动‘急救一包药’双抗治疗,让老人上救护车前先服下两种心梗药物缓解症状,争取救命时间。”电话另一端的袁红嘱咐患者乘急救车转诊后,马上着手院内急救准备。
下午1点28分,转运救护车驶入余杭一院,绕过急诊,直接停在了导管手术室门口。早在等待王奶奶转院途中,余杭一院心内科专家团队就已在微信“余杭区胸痛中心会诊群”里收到了老人的心电图报告,赶往导管手术室,进行术前准备。
20分钟后,准备就绪的袁红团队第一时间进行手术,为王奶奶抽吸血栓,打通血管。在这次环环相扣的紧急救援中,王奶奶从进入余杭一院大门到血管开通,仅用了20分钟。
强强联合,打通血管转危为安
“近六个月来,这已是我们医院胸痛中心第51次心梗抢救,第5次急诊绕行。”袁红感慨,急性心梗来势凶险,急诊抢救争分夺秒。唯有快速识别、快速转运、快速诊治,才可能多一分生的希望。
全国每年都有100多万人死于急性胸痛,但仅有18.8%的患者在胸痛发作后1小时内就医,高达64.9%的患者在发病后2小时甚至更晚才到达医院,丧失了挽救心肌的黄金时间。
如今,转危为安的王奶奶,出院后又转诊回乔司院区,进行家庭签约医生随访管理。如果不是余杭一院医共体内乔司院区家庭签约医生的专业判断,和总院胸痛中心的分级诊疗绿色通道,王奶奶的预后恐怕截然不同。
一体化管理,余杭区5个医共体正式起航
“医共体是在区域范围内,以区级医院为牵头单位,若干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构成的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是解决当前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一种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余杭区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陆永林说。
自2月12日余杭区医共体建设动员大会以来,一个半月时间,余杭区5家医共体及20家分院已陆续挂牌。
以往,基层医疗机构一直面临医务人员招不进、留不住的问题,有了医共体,人员使用不再是简单的对口支援、人才下沉、上级医院派几个专家到下面坐诊,而是医共体内所有人员实现合理轮岗、有序流动、统筹使用。
“好处是百姓能就近就医,节省医药费,让家庭医生成为‘守门人’,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和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陆永林说,医共体内的药品也统一了目录,随着16种慢性病长处方的深入实施,经医生评估且病情稳定的患者一次处方用药量最长可达12周,老百姓在基层就诊和配药都会更方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