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总规》交通规划示意图
3月26日,由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与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的《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在杭州西湖博物馆进行公示,引来不少市民的关注和热议。
环湖区域将形成慢行系统,景区周边拥堵怎样解决?部分区域将禁止私家车通行,景区内部居民该如何通行?
昨天记者采访了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寻,他从新《总规》的交通层面,为我们讲解未来15年西湖理想的发展状态并解答了大家关注的交通热点。
热点一
新《总规》对于景区道路交通规划的理念是什么,这样的调整与设计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焦点 精准定位西湖遗产地主要功能
新一轮总规构想以打造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景交融的慢行公共空间来调和目前城景割裂的矛盾,解决游客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具体规划措施就是以交通为首要策略,串联起了其他一系列的变化内容。
吴寻说,这次《总规》在交通层面的理念,就是以保护为上,进行精细管理。在做此次《总规》之前,他们就对西湖作为世界遗产现阶段的发展进行了定位。与其他景区还处于管理建设的阶段不同,西湖的管理已回归到了遗产地本身的保护上,怎样更好地挖掘遗产价值,保护遗产内容,把它呈现在世界眼前,是最重要的。
“西湖景区本身就是世界遗产,给游客提供休闲游憩是它最主要的功能。但由于西湖地处城市中心,它必须要承担城市一部分过境交通的功能,所以在规划时,我们希望能通过精细化管理,将西湖有限的资源利用好,并在未来,慢慢弱化景区所承担的交通功能,像这样长期的规划都需要配套设施的完善作为基础。”
热点二
西湖景区通过性交通占景区总交通量的50%,工作日更是达到70%,个别路段达到80%,如果把这部分交通量全部挤出西湖,势必会造成周边道路的拥堵,这该如何解决?
焦点 打造景区交通保护壳,解决旅游高峰主要矛盾
在《总规》中,环湖区域将打造慢行系统,部分区域禁止私家车通行。车不能开了,景区周边是否会更加拥堵呢?
吴寻表示,这都是长远的规划,在景区交通圈往外扩大一圈的趋势上,景区周边将慢慢形成一道交通保护壳,来缓解周边的交通流量。
在湖西,将建立一个环状的快速路,从天目山路—紫之隧道—之江路一路往下,方便城西市民通行。在湖东,将打造南山路隧道,释放南山路地面道路的步行游览功能。在环湖一带,将打造慢行区域,禁行时间将分时段分车流量,这样可以灵活机动地调整交通拥堵情况。
“西湖旅游高峰最主要的矛盾就是游客太多。所以在做交通规划时,我们希望通过景区慢行区域,把更多的路面释放给游客,来解决这个问题。”
与湖西多机动车入口不同,湖东、湖滨这一带,成为了目前西湖慢行区域最理想的入口。通过环湖系统的接驳点,市民游客可通过搭乘景区特色公交或步行进入景区。车子少了,这也将大大提升西湖景区的旅游品质。
热点三
目前西湖景区除了游客,还有部分居民与商户,如果慢行区域禁止私家车通行,如何满足这部分人生活所需?
焦点 考虑发放车辆通行证,进行配额管理
与其他许多景区不同,西湖是典型的“城市型风景区”,所以对于它的综合管理也更为复杂。
吴寻表示,在做《总规》的过程中也对景区内居民的需求与商户的需求做了考量,这也是下一步规划要精细化管理的内容之一。
“我们现在考虑的一种方式就是发放有配额的通行证。比如根据一户居民的人数或是一家酒店的客房数量,来进行配比,这样既满足了大家所需,也控制了慢行区域的车流量。”
随着城市慢慢步入双铁时代,完善更多绿色出行方式,也成了《总规》重要的内容之一。只有把整个景区特色公交体系打通,完善周边接驳设施,才能保证市民游客乘坐公共交通也能一样好好游玩西湖。“总规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未来无论是景区内还是景区外,都需要一步步去细化、完善很多配套设施,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热点四
未来景区交通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焦点 提升智慧化管理,精准快捷实时监控
本月,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打造的“西湖一键智慧游”项目正式上线,标志着西湖旅游智慧体系的升级。而根据《总规》引导方向,未来,无论是交通还是旅游服务,都离不开智慧系统的精准管理。
根据规划,未来西湖景区内部道路将分为三种功能,为景区支路、景区干路、公交慢行专用路。
像景区支路的管理,将分时段进行进出车辆的管控调整。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打造完备的智慧交通体系。“目前,西湖景区外围卡口的建立,已经可对现场车流量进行计算与实时监控。未来,我们希望把这些做小、做精,通过每个卡口的建立,为景区不同区域打造不同的管控标准,建立更完整的数据系统。这样就可以实时监控,引导拥堵路段车流。”
吴寻指出,总规为西湖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结合亚运会,近两年城市交通将会有更多改善,而西湖也将以此作为契机,慢慢弱化原有的一些交通功能,还游客一个更适合休闲游憩、充满挖掘遗产价值的景区。
对于新规划,还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西湖景区欢迎市民集思广益。目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5)》正在西湖博物馆公示,为期一周。大家可到公示现场进行留言,或发送至意见征集邮箱xhgjj1101@126.com。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