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8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郎擎宇)金华开发区的寺平古村,这几年人气很旺,尤其受到外国人的青睐。
现在,村里又多了一个旅游亮点。
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戏《银娘省亲》,自去年10月推出以来,演出已超过80场,游客多时一天要演3到4场。导演戴少伟介绍,“虽然只有10分钟,却已经是许多游客来寺平游玩的必看项目。”
留学生换上古装
体验“中国风”
钱江晚报记者来到寺平古村时,有着700余年历史的古村格外安静。唯独村角的百顺堂内坐满了游客,人们都在等待一出名为《银娘省亲》的“大戏”上演。
36岁的戴燕虹站在边门旁,不时整整头顶的凤冠,身着华服的她正是银娘的主演。一声“娘娘驾到”的号令,现场立马静了下来。
戴燕虹挺了挺腰板,目视前方,双手握于胸前,缓缓步入大厅,身后的侍女及卫兵亦步亦趋。
长裙曳地,不到十米的路,戴燕虹走了近一分钟,伴着宫廷乐,尽显端庄威仪。
“娘娘走路,还真不大一样呢!”一位观众回头对同伴说。县官相迎、拜祖祭宗、母女相见……这出古代情景剧在“太子召见娘娘速回行宫”的号令下,戛然而止。
演出一结束,来自北京大学的一群留学生便一拥而上,换上古装,摆出各种姿势,合影留念,玩得不亦乐乎。
导演戴少伟:
选角标准,必须是本村人
被村民们叫做“戴导”的戴少伟,也是寺平村人,因为有点文艺爱好,又是镇上的文化员,他毛遂自荐当起了导演。
为了挖掘本村文化,激活古村游,村里打算排练一出戏,戴少伟首先想到了银娘的故事。
明朝的银娘是寺平村人,因为聪明美丽,被明宪宗选入皇宫。入侍坤宁宫后,银娘不忘乡梓,不但为寺平免去8年赋税,还修建了百顺堂在内的7座祠堂。
想着从小听到大的银娘故事能搬上台,戴少伟很兴奋。
不过找谁来演?思前想后,他定下了“选角”标准:演员必须是本村人,更重要的是对银娘要有感情。
接下来大家又决定将银娘省亲作为情景剧的主体,因为剧情相对简单,却又不乏矛盾与冲突,方便游客理解剧情的同时,还在结尾处留了悬念。
戴少伟告诉记者,其实《银娘省亲》的内容只是整个银娘故事的十分之一。如今,省亲不但被排演成了情景剧,由村民出演的微电影也已拍摄完成。
银娘为村里减免8年赋税,皇帝面前为清明县令宋约求情的故事,也已纳入排演计划。
女一号戴燕虹:
照着《芈月传》学走路
钱江晚报记者在后台见到主演戴燕虹时,她正将厚重的戏服换给一位游客。
“今天走得有些快。”戴燕虹有些不好意思,“单今年就已经走了36场,但还是会出现失误。”
对于从小听着银娘故事长大的戴燕虹来说,银娘就是自己心中的大人物,自己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小心翼翼地踏着银娘的足迹:“小时候听长辈讲银娘,现在能够演银娘,就像是一种荣誉,得心怀敬意。”
听说不少游客对银娘的“步法”感兴趣,戴燕虹说,为了尽可能体现银娘的优雅与威仪,自己花了不少心思,“刚开始排练的时候,手放哪儿都觉得变扭。”
排戏没有请专业老师,全靠村人自己摸索,行头都是网购的。戴燕虹回忆,为了找感觉,“每天都照着电视剧《芈月传》学。”
介绍起《银娘省亲》的16人剧组,戴燕虹更是一脸自豪,“我在村里开了家服装店,演大官的老戴平时在家种地。”
养猪的、烙饼的、当保安的……唯一相同的是这16人,平时都是寺平文化礼堂的常客。
“剧本、化妆、音响都是村里人负责的,连配音也是由赢得
‘寺平好声音’的村民出力的。”戴燕虹说。
德国留学生语德:参与演出的全是寺平村民,这太厉害了。我觉得,北京、上海都太“伦敦范”了,只有在这儿,才是真正的中国风。
导演贺女士: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带团来寺平了。村民自编自导的情景剧,为何会成为古村热门呢?因为比古村更重要的,是居住在村子里的人和文化。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