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借“窝”立灶 寻“枣”下锅 石盆村枣农借力作坊工艺增收
2016年08月10日 18:17:11 来源: 东阳日报 韦春森

  浙江在线8月10日讯 连日来,南市街道石盆村附近的稠岭线旁,多家工艺作坊已在热火朝天地制作金丝蜜枣。油光晶亮的出锅蜜枣,吸引了一拨又一拨顾客争相围观和购买。

  石盆村是省青枣生产示范基地,拥有1000多亩枣林,几乎家家户户都开设过制枣工艺作坊,年长的村民个个都是制作工艺枣的师傅。该村生产的金丝蜜枣和双仁南枣,是驰誉中外的珍稀果品,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地,是该村枣农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依托。

  但是,由于近些年枣疯病得不到有效遏制,当地枣树病死率不断攀高,新培育的枣树苗尚未“量产”,青枣产量逐年走低。面对颓势,该村创新工艺作坊经营模式,促使枣农增收致富。

  收青枣,定点加工

  以前,该村作坊只加工本地青枣,青枣摘完作坊也就封灶;现如今,该村枣农不仅加工本地枣,而且千方百计寻“枣”下锅,四处收购青枣,运回村里进行深加工。

  据了解,本地青枣成熟期相对滞后,一般要到8月下旬采摘,而北方枣则提早半月就进入收获季。“北方土层厚,枣林面积广,枣果个头大,很适宜加工蜜枣。”该村吴天友说,三十年前,石盆人就把作坊工艺带到了河北、山西等地,结下了千里“枣”缘。最近,该村蜜枣加工户吴天明等从北方青枣基地采运了几吨优质青枣,提前开启作坊加工金丝蜜枣。

  “我家加工蜜枣,全部采用手工作业的土办法,连烘枣也仍然用‘铁炭’(杂木炭)。”8月8日,正在烘房里干活的吴天明说,他家4口锅同时起火,一天可加工蜜枣约500公斤,一年要用糖霜(白糖)5吨多。

  吴天水是石盆村南枣加工大户,年加工出口南枣20吨左右。一到本地枣采收季,吴天水都要派多人到周边村庄设点收购大枣,并运回村里深加工,去年他光从巍山就收购了10多吨大枣。

  搬作坊,流动作业

  以前,制作蜜枣、南枣都是用土灶,灶膛是用砖块和泥巴建成的,落地生根,不能搬动;如今,煎煮蜜枣的锅灶和烟囱大多采用不锈钢或铁皮制作,加之交通工具的现代化,锅灶搬运起来比较方便,为流动加工枣制品创造了条件。

  如今百姓生活条件好了,吃东西图个新鲜、环保。于是,石盆村的枣农们就打起了“游击”,搬移作坊,在人气旺的村口路旁设加工点,提升了整个操作流程的能见度,让每一位顾客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制作南枣,需要大面积晾晒场地,一个村只能容两三个作坊。近年来,石盆村的作坊户就把作坊搬到别村“借窝产蛋”。该村吴建士在梨枫村的枫树岭安营扎寨,租用了当地的村大会堂建了10个熜床灶。该村的吴伟刚跑到西坞村,借用了种粮大户吴永福2000多平方米的练秧棚和烘干机房开设南枣作坊。据了解,当地还有枣农搬作坊到几十公里外的巍山青枣基地,就地取“枣”,边收购边加工。


标签: 枣农;水果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