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芝堰传统水米糕有了“国际范” 中外民俗古村碰撞创意无限
2016年08月19日 09:50:35 来源: 金华日报 吴骞 汪蕾 吴峥

  浙江在线8月19日讯 昨天的芝堰古村,中外民俗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一场水米糕logo设计大赛,让海外参与者与古村村民的心贴得更近。从这天起,芝堰水米糕有了由海外参与者设计的专属国际范logo,这也是参与者们留给古村的珍贵礼物。即便当他们踏上归途,远隔重洋,这个见证了中外友谊交融、中外民俗碰撞的logo,将像海外参与者与金华人民的情谊一般,长长久久,把芝堰的传统美食,把金华古村落,把“金华故事”带往全世界。

  芝堰水米糕融入国际元素

  水米糕是芝堰的一绝,颜色雪白,松软香甜,从来到古村的第一天起,不少海外参与者就爱上了这道甜蜜的美食,称赞其能感受到妈妈的味道。品尝水米糕,学做水米糕,最让参与者惊喜的是,他们将有机会打造芝堰水米糕的专属logo,把这样他们最爱的传统美食推介给海内外的游客。

  因此当得知活动期间将举办水米糕logo设计大赛的消息,德国姑娘卡罗利妮便积极响应。她曾作为教练,带队参加过国际性的创新大赛,并取得过不俗成绩。这回能在金华的古村落,与那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青年同台比拼,必将碰撞出更多火花。她的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当即获得同住家的印度参与者谊善一和曼格斯的支持,三个伙伴组成一个设计小组,每当一天的活动结束,便窝在房间里探讨、设计,有时甚至忙碌到深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比赛当天,当他们设计的logo现场亮相时,惊艳全场。三个伙伴设计的是一个圆形标志,看上去相当洋气,圆形,代表的也是水米糕的形状。当然,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圆,参与者颇具创意地用水米糕的中英文交叉放置的方式,组成外围形状。谊善一说,他们设计这个logo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将水米糕名扬海内外,因此特别搭配了中英文,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能一眼知道这样美食的名字,并留下深刻印象。标志的中间,放置了“芝堰”两个大字,同样是中英文相配合。“我们把这个最重要的位置留给芝堰,不仅仅因为这是芝堰的水米糕,这些天的体验,我们已经深切感受到她的美丽和温暖,希望能通过这个标志,让更多人知道这个令人沉醉的金华古村落”。

  中外交融的创意设计,也令这个logo不负众望摘得头名。当他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住家阿姨时,谊善一特别说了一句话,“我们的这个冠军是为你而得”。虽然彼此间相处的时间还不到两周,他们已经都想为对方做得多些,再多些……

  中外民俗在古村舞台碰撞

  当然,其他参与水米糕logo设计大赛的海外参与者,所带来的作品同样各有特色。瑞士小伙迈克尔设计的logo透着浓浓暖意,标志中,是一个和蔼慈祥的妇女,手捧水米糕的形象。小伙平日里喜欢拿着相机到处记录“金华故事”,在村中偶然拍到一张一位老奶奶手捧茶叶的照片,让其迸发灵感。他认为,logo不仅要体现水米糕的特色,也不能忘却那些辛辛苦苦制作水米糕的古村村民,尤其是那些见到他们始终一脸微笑的阿姨、奶奶们,就是水米糕的最佳代言人。不管是谁看到这样的标志,相信都会产生亲近感。

  其实迈克尔在设计这个标志前,还曾设计出太极图等多个版本,趁着做任务的间隙就在沙龙区写写画画,十分认真。虽然最终获得的是优胜奖,但小伙依旧很开心,他想借这个logo表达对住家阿姨的感谢,对芝堰的爱,对金华的爱,正是他们所给予的温暖,才令其能迸发出如此温暖的创意。

  “海外名校”项目外籍顾问马小龙,作为评委参与到活动中。在他看来,这些logo中,很多都融入了中国,尤其是芝堰当地元素,可见海外参与者通过活动有了很多收获,而他们所带来的国际元素,也为logo增添了创意。希望通过这些参与者所设计的logo,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芝堰的水米糕。

  评委中,还有来自水米糕经营户的村民代表。已经做了五六年水米糕生意的邓维仙说,这么多海外参与者来到芝堰古村,已经给了他们很大惊喜,没想到还帮他们设计了这么多有创意的标志。今后,他们就能用上如此有国际范的专属标志,这是参与者们留给古村的珍贵礼物,见证彼此间的友谊长长久久。

  民间外交有了实质性成果

  当天,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吴飞也专程来到芝堰古村,为海外参与者鼓劲。吴飞表示,海外参与者设计的logo简洁化、生活化,尤其是运用了筷子等中国元素,令人印象深刻。此次水米糕logo设计大赛的开展,也有助于参与者们提升参与感与荣誉感,真正去了解一样产品,一种文化。

  市外侨办主任章宏告诉记者:“我们有一个说法,海外学子来了就不曾离开,今天的‘赛事’也正体现了这一点。”用学子的眼光描绘传统的乡村水米糕,使水米糕融入国际元素,使推进芝堰村走向世界有了载体和业态,也为村民创业致富尽了一份微薄之力。“但愿我们芝堰的水米糕也会伴随学子们的足迹,走向世界.....”

标签: 古村;民俗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