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3日讯(通讯员 洪建坚 钱江晚报记者 徐晓恩 傅颖杰 见习记者 何贤君)历史的探寻,总是让人浮想联翩,厚重的宋濂文化,是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
今年是宋濂逝世635周年,冒着酷暑,本报记者联合浦江、金东等多地媒体组成采访小分队,深入宋濂出生地金华、迁居地浦江、任职地南京、卒葬地四川进行寻访,用十几篇数万字的笔录,全面报道宋濂坎坷的人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辉煌的文学成就。在浦江郑义门宋濂执教20多年
在金华金东区傅村镇上柳家村东北角的乡道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宋濂故居遗址”字样。
公元1310年,宋濂出生在金东区傅村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在这里,宋濂度过了他人生中的最初二十年。
今年80岁的上柳家村村民柳志明是宋濂的亲属后裔,他说,宋濂一生命运坎坷,从未说过别人坏话,始终保持一颗纯粹的心,这与他从小生活、学习在单纯的环境中有关系。
成年后,宋濂前往浦江,拜名人吴莱为师,后又接替吴莱执教浦江郑义门东明精舍。
至今在郑义门“江南第一家”的天井内,仍有几株古柏,是当年宋濂亲手栽种的,历经六百多年。
“江南第一家”文史研究会副会长郑定汉说:“当年宋濂栽种这几棵柏树,就是希望郑氏族人能像这几棵柏树一样万古长青,捍卫正义,精忠报国。”
宋濂是这么教的,也是这么做的,在郑义门长达2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宋濂应邀参加了郑义门家规的制订工作,在其中,宋濂将自己治国理政的理念在小范围内付诸了实践,很多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在南京阅江楼石碑上刻着宋濂的名篇
50岁那年,宋濂应诏赴南京,为朱元璋效力。
在这里,宋濂的仕途真正起航,他主修《元史》,还为朱元璋之子朱标教授“五经”,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当时的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
在南京狮子山巅、阅江楼畔的汉白玉石碑上刻着宋濂写的《阅江楼记》。
阅江楼因宋濂闻名,相传朱元璋当年组织了一次高规格的“作文大赛”,让群臣模仿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阅江楼记》,最终评比的结果是,大学士宋濂得了第一名。
今年3月,浙产廉政动漫片《郑义门》登录央视,很快火遍全国。
记者在南京专访了《郑义门》的编剧南柯。
南柯对宋濂颇多推崇,他说,宋濂曾执掌郑义门教鞭,对郑氏族人有深远的影响,并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家规的制定,后来宋濂到南京,作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也参与了《大明律》的修订。
可以这么说,宋濂其实是齐家和治国的纽带人物,他完全有可能将《郑氏规范》的理念带到《大明律》的规范制定中,这也充分论证了《郑氏规范》与国家治理的密切关系。在重庆夔门那是宋濂最初的埋骨之地
晚年的宋濂,境遇十分凄惨。
因孙子牵扯进胡惟庸案,已退休的宋濂差点也被朱元璋赐死,幸得马皇后劝解和太子朱标求情,才改处流放四川茂州。
但因旅途颠簸,积劳成疾,宋濂还没到目的地,就中途病故于夔州(今重庆奉节)。
在奉节当地人的带领下,记者找到了当年的莲花池遗址,这里以前有一座“三贤祠”,所谓三贤其中之一就是宋濂。
65岁的奉节县新城乡兴家村村民陈朝国少时在这里上学,他带领记者来到宋濂曾经的埋骨之地,这里正对长江三峡的西端入口、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的夔门,景色壮丽。
宋濂墓后来迁到成都,墓所在地曾有一座以宋濂“号”命名的学堂——潜溪学堂,如今这里是一座学校——成都市龙舟路小学。
这所学校以书法闻名全国,教学楼前的墙上刻着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学生每天上下课,几乎都要与它打个照面。
“我们一年级学生的授笔仪式,就在这块碑文前进行。”虽时值暑假,听闻记者为宋濂而来,48岁的龙舟路小学副校长张年春还是马上从家中赶来。
6年前,包括学校校长、副校长在内的一行5人曾专程赶到浙江金华,为的也是追寻宋濂的足迹。
通讯员 洪建坚 本报记者 徐晓恩 傅颖杰 见习记者 何贤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