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义乌老木匠自建公共书屋 藏书8000多册
2016年09月21日 17:33:54 来源: 中国义乌网 毛旭倩

1.jpg

  浙江在线9月21日讯 在位于义乌南部的尚阳村,毛协潮和他的大通书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附近是村民、学生都是这间书屋的常客。书屋由毛协潮亲手打造,里面的书籍是他50多年来的收藏。

  书屋背后的“读书梦”

  毛协潮今年67岁,读完小学便因家庭贫困辍学的他对知识有着异乎常人的渴求,“知识是引导人生走向伟大的灯塔”、“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他的书屋里,到处可见这样励志的语句。

  14岁那年,毛协潮离开校园开始去学木匠,聪明好学的他几年后就成了尚阳一带抢手的手艺人,与此同时,读书看报作为他的一项爱好一直延续下来。

2.jpg

  1996年,毛协潮通过自荐成为了尚阳小学的一名校外辅导员。在与学生的长期接触中,他有了更深的感悟,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让下一代接受教育,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这一年,他把多年来积累的几千册书籍拿出来,在自己家里开辟了书屋,书屋也逐渐成为村民、学生休息时间看书借书的地方。

3.jpg

  二十年坚持助学感动义乌

  20年前,毛协潮看到许多学生因家庭困难买不起学习用品,便开始了自己的助学之路,每年拿出400元捐给学校,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励志向。400元不多,但他却整整坚持了二十年,期间遭遇下岗、妻子重病,都没有中断他的助学之路。2011年,妻子病情稳定后,自己又领到了退休金,毛协潮决定增加爱心助学款,到2015年,爱心助学款已经增加到了1000元。

  拿出一笔助学款不难,难的是几十年的坚持,今年上半年,毛协潮被评为“感动义乌2015年度人物”,他的善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4.jpg

  今年九月,中国义乌网记者来到了尚阳村。毛协潮的妻子已经去世,孩子都在外面工作,如今一个人生活的他却说自己不孤单,“趁现在身体好多去外面看看,每天看看书干干活,生活也挺充实,前不久还去了杭州一日游。”村民仍称呼他为老师。

  1950年出生的毛协潮,1994年做的书架,8000多本伴随几代人成长的书籍,毛协潮说,大通书屋会一直对外开放,也欢迎社会人士来捐书。

5.jpg

标签: 书屋;读书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