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6日讯 秋天寒意愈浓,郊区农村的气温更是下降得厉害。昨天下午,趁着久违的阳光,浦江县郑家坞镇叶坞村村民陈增校和妻子吃过午饭,就到屋外的平地散步休息。
中午的伙食很简单,煮半锅饭,热一下冷菜,陈增校夫妻俩吃得很快。闲时不打牌,也不出远门。“日子过朴素点也好,这样就能省下钱,早点把债还掉了。”陈增校今年85岁,是一名老党员,他心里始终被一件事牵挂着——帮助儿子还掉欠下的债。
2004年的冬天,陈增校的儿子与义乌一个位朋友合办托运部,为了筹集运营资金,多次向亲戚朋友借钱。没想到,托运部经营得并不顺利,不久便难以为继,前期巨大的投入导致债务连连。“我们的生活像来了一个巨浪。”陈增校说,虽然儿子想尽办法东挪西凑偿还了一部分债,但仍面临100万元左右的空缺。“那时我儿子也没钱可还了,只得到外地打工,攒钱来还。”
看到儿子焦头烂额,陈增校没有埋怨,反而决定拿出自己的积蓄来还债。“做人没有诚信不行,即便是我儿子欠下的,我们老一辈也不能坐视不理,该还的一起来还。”于是,当时已退休10多年的陈增校和妻子宣波清放弃享清福的日子,开始了10多年的替子还债路。
陈增校夫妻俩当时一直靠退休工资过日子,最初几年只能勉强支付一些债务利息。为了尽量做到节约开销,生活中,老两口喝自己酿的酒,吃自家种的蔬菜,不逢年过节坚持不买肉。节流的同时,陈增校和妻子也用余热开源,当厨师、做门卫,种菜卖菜,己所能及的岗位两位老人没有少做。
“这些年退休工资在增加,我和老伴一个月能攒下五六千元,还债的速度快了。”每次还掉一笔债,陈增校就会在抽屉的本子里清清楚楚记下,提醒自己还有多少尚未还清。经过10多年的节衣缩食,如今,秉持诚信的夫妻俩已偿还69万元债务,生活担子的减轻也让这对老夫妻的愁眉渐渐舒展。
“还有一笔15万,一笔10多万,我想在年前争取把这两笔钱还掉,这样欠了10来年的债就都还清了。”回首这10多年的生活,陈增校觉得虽然压力很大,但过得很明白。“我和老伴不会让儿子的债成为糊涂账,虽然辛苦,但这样我们过得踏实,最重要的是家庭能更和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