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5日讯 舌尖上的旅行———到“东阳食酒席”活动刚唱罢,东阳旅游局推出东阳味道系列活动之二———“品享东阳酒席,体验东阳非遗”将在本周登台。届时,东阳民歌、婺剧表演和20多位东阳非遗传承人们将带着各自的绝活,让到访的全国游客感受东阳魅力。
在景区与“非遗”亲密接触
做泥塑、编草鞋、踩高跷、织土布……行走在卢宅景区,游客不经意间就能与“非遗项目”进行一次次亲密接触。
作为江南久负盛名的古建筑群,卢宅建筑群落古朴典雅、气势非凡,显示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卢氏宗族聚居结构,典型地反映出东阳木雕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封建士大夫传统风水意识的厅堂宅第,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遗产”。
游客除了可欣赏东阳非遗传承人的现场技艺,还可在大院内欣赏婺剧、东阳民歌等“戏曲活化石”。当然,来东阳,怎能错过东阳“非遗项目”中的小吃美食?汤圆、红糖、蜜枣、切年糖、捶麻糍等颇具东阳特色的名小吃也将增添非遗色彩。
除了目的地与线路,“非遗项目”中的“老手艺”已然成为体验游新主角。东阳望之旅经理方亲介绍,在以体验为主的线路中,体验“非遗”手工艺品的制作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欢迎。例如,在做中国结的过程中,游客可以自己动手编制各式各样的中国结。
“‘非遗’与卢宅的牵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不仅为传承人们拓展销售渠道,也打响景区和东阳文化品牌。”东阳市非遗中心主任胡海刚说。
打造东阳的“宽窄巷子”
东阳非遗街区将于明年底面世
在卢宅景区旁,占地12000多平方米的“非遗街区”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预计明年年底部分场馆将率先面世。传统饮食区、演艺区和百工区将和卢宅景区一起呈现出东阳历史文化的人文画卷。“东阳非遗街区,或将成为像‘宽窄巷子’‘河坊街’‘城隍庙’这样的大型特色街区”。胡海刚说。
让东阳“非遗”走出博物馆,借助生产和销售手段,从展览品变成消费品;告别手工作坊的“自娱自乐”,朝着产业化、品牌化的模式过渡。“非遗”生意在传承与创新的摇摆、平衡间,将展开一个全新的市场。
在市区大街小巷,很多饭店经营着同一种产品———汤圆。打着自家招牌,包装和口味大同小异。但生意最好的一家始终是胡东海的“胡记汤圆”,每天都排满长队。为什么?胡东海制作传统技艺被列为东阳市“非遗项目”,因此慕名而来的食客觉得它最“正宗”,并且每天销往全国各地。
“在众多文化生意形态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然是一块金字招牌,因为‘遗产’二字彰显的是稀缺性。”卢宅景区负责人说,“让能说能唱的上舞台,工艺制作进展柜,美味食品上餐桌,激活民间非遗项目,‘非遗+旅游’显然是一条活化路径。‘非遗’走向市场,需要与一定的场景相结合,而旅游是一个不错的场景。”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