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义乌旧村改造探新路 建房谋集聚 变身新社区
2016年11月25日 06:20:45 来源: 浙江日报 通讯员 王钏 冯建民 本报记者 余丽

  浙江在线11月25日讯(浙江日报通讯员 王钏 冯建民 本报记者 余丽)最近,位于义乌市稠江街道龙回村西侧的稠江·香溪印象楼盘正迎来忙碌的装修季。小区9幢高层建筑分布合理有序、楼间距开阔明朗,阔绰的草坪、精致的园林无不彰显小区的品质。据悉,下沿塘村作为义乌市首个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的村庄,探索村民以合法宅基地置换高层公寓、标准厂房、仓储物流、商业用房等,使农民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还增加了财产性收入。

  近年来,义乌市一直在探索新农村建设改造模式。但因户均宅基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在改造过程中无法避免要增加农村宅基地总量,使得改造过程一度陷入城市与农村两头增地、两头抢地的“怪圈”。为此,2013年起,义乌市主动探索分区域保障农民住房模式。在城镇规划红线范围内,推行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探索农民以合法宅基地置换国有出让土地高层公寓和产业用房;在城镇规划红线范围外实行农村更新改造,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高低配”模式有效节地

  义乌市江东街道青岩刘村,有着“淘宝第一村”的美誉。走进村庄,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幢幢样式统一的4层半农居建筑。“我们村在2005年进行旧城改造时,建起了200多幢4层半楼房。”青岩刘村村长刘军民说。以青岩刘村为代表的,有天有地、独门独户的“4层半”农居模式,无论是空间规模还是建筑形态,都更适合中小城市空间扩展。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这个被称为农民建房“1.0版本”遭遇了瓶颈。传统旧村改造,由于人均建筑占地和公建配套的增加,村庄建设用地基本上增加了一倍,甚至更多,这是用地空间有限的义乌市是无法承受的。

  走进紧邻国际商贸城五期的楼西塘村,拔地而起的7幢高层建筑和排列有序的近30幢“4层半”农居建筑是其最鲜明的特征。“‘4层半’和高层建筑都是我们楼西塘村的,在217户村民中,选择高层的占45%,选择垂直房的占55%。”楼西塘村相关负责人说。

  楼西塘村旧村改造项目从2011年开始,在义乌市首次采用“高层建筑+垂直房”组合模式。从提升农民居住体验上看,高层建筑按照村民合法宅基地建筑占地面积的1∶6进行安置,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原来的6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近200平方米,增长了2.3倍。在财产性收入方面,高层住户除了房产交易或出租收入外,还享有配套商业、厂房等带来的租金收益,极大地保障了村民的长远生活。在集约节约用地方面,高层建筑也给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村负责人说:“如果全部采用传统‘4层半’模式的话,需要用地145亩,而高低结合模式只需用地115亩,可节约土地30亩,节地率达19%。”

  宅基地置换城镇商品房

  楼西塘村的实践为进一步推动旧村改造提供了“样本”。2013年,在原来“高层公寓+垂直房”组合模式的基础上,义乌市提出了全高层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模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允许农民退出农村宅基地,以合法宅基地建筑占地面积置换具有完全产权的高层公寓、标准厂房、仓储物流等。在规划选址上,新社区集聚建设把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的地块优先用于农民住房建设;在财政补助上,集聚建设项目实行设计代建补助以及拆除旧房奖励、农户过渡补助、物业费补助等;在权益保障上,参加集聚建设的农户可享受城镇居民养老、医疗、教育等同等权利,并继续享有原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除宅基地以外的其他权益。

  在集约节约用地、促进区域发展方面,据测算,新社区集聚建设模式比传统“4层半”改造模式节约土地约51%,比村庄现状用地节约36%,为城市和社区发展提供了额外空间。据悉,以稠江·香溪印象、北苑·和聚园、上溪·上和家园等为代表的7个集聚建设高层公寓项目总套数达11885套,同时配套7个产业用房项目,可将14463位农民融入城市圈。

  利用低丘缓坡建新房

  “在红线范围外,我们尊重实际情况,实行农村更新改造,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使它们能留得住乡愁。”义乌市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说。

  近日,义乌市里界村的村民在等待中拿到了最新的新农村建设山坡地规划图。位于坡地上的新式农居建筑与旧村子只隔一条杭金衢高速公路,统一样式的3层半小楼古朴雅致,极富地方特色。作为义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里界村,目前拥有420户。义乌市提出宅基地总量控制,实行市级、镇街、村级三级管控,实现宅基地无限扩张向逐步减量转变。里界村积极利用低丘缓坡建新房。里界村委会主任楼洪根说:“山坡地上的56亩用地规划已经确定了,可建房88户。在之后的整体规划上,村里的古建筑、古树等老村貌都要完整地保留下来。”

标签: 改造;旧村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