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金华市委书记赵光君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民生专项工作。会议强调,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市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全面小康、浙中崛起”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还是要不断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把握全面小康的内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着责任和感情抓好民生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拉高标杆、久久为功,让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温度,让民众幸福更有质感。
会议专题听取了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畜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危旧房排查治理等专项工作汇报,总结分析存在问题,研究部署下步工作。会议指出,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支点,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破解民生热点难点,既是百姓受益的过程,也是创造新的增长点,提高增长潜力,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强,打响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统分结合居家养老模式等一批民生品牌,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会议强调,面向新坐标、踏上新征程、对照新要求,更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优先位置,不断深化具有金华特色的民生改善工作,打造提升更多民生工程品牌,努力让群众享受到与现代化都市区建设相匹配的高品质生活。
会议指出,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举措。要抓好经验总结,从制度建设入手,向问题短板发力,不断提高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和投放的精准度;要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加快形成贯穿全过程的垃圾治理产业链;要强化终端处理,构建主体多元的兜底回收格局,加强农村堆肥房运营管理,打通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最后一纳米”;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工作保障,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科学制定考核体系,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会议强调,农村文化礼堂是农村居民的“精神家园”、美丽乡村的“文化地标”。要因地制宜建设好,加强资源整合利用,打造“一村一景”“一堂一品”的个性化标识;要常态规范管理好,完善管理架构,健全管理机制,实现门常开、人常来、活动常在;要注重实效使用好,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突出“家”的概念,推动文化活动与群众需求相衔接,切实增强群众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会议强调,农村居家养老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要扩大覆盖范围,因村制宜、分批推进,实现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全覆盖”;要提升服务水平,拓展和丰富功能,推行达标验收、标识管理制度,促进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发挥好工青妇等志愿者团队作用,不断提升服务队伍整体水平。
会议强调,畜牧业转型升级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要科学合理布局,从源头管控抓起,推进区域布局调整优化,确保畜禽养殖与环境容量相匹配;要做优做强产业,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新型畜牧主体,积极探索托养、入股等养殖模式,做大做强知名畜牧品种;要强化制度供给,创新生态循环模式,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有效解决畜禽养殖的环境污染问题。
会议强调,农村危旧房治理是消除房屋安全隐患、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重要举措。要落实属地责任,深入开展排查鉴定工作,全面细致摸清摸实底数;要严格规划管控,加大农民建房管理力度,切实抓好“一户多宅”清理整治,坚决控制新增危房;要坚持分类施策,合理安排治理时序,科学确定改造方式,加快形成工作合力,一鼓作气打赢农村危房治理攻坚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