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镇村联合组建集体经济投资发展公司——
浦江29个“穷村”抱团突围
2017年08月08日 05:39:33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邓国芳 见习记者 高驰弘 县委报道组 洪建坚

64.jpg

  核心提示:集体经济薄弱村为何薄弱、如何突围?今年初举行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提出,一年内消除发达地区全部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内消除全省所有集体经济薄弱村。

  浙中浦江,在县里及各部门支持下,落后偏远的北部山区镇檀溪开启了一项实验:镇村联合组建公司,整合沉睡、分散的资源,精心包装后推向市场,力争今年底集体经济薄弱村“摘帽”。

  浙江在线8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邓国芳 见习记者 高驰弘 县委报道组 洪建坚)今年3月以来,浦江檀溪镇处于兴奋中,人们满怀期待。

  檀溪下辖的29个村,均为集体经济薄弱村。但短短几个月时间,变化已经开始:盘山村的月牙湖景区生意冷清,村民众筹的百万元投资无法收回,现在村里已一次性拿回投资,还能获得20万元年租金;罗家村沿溪的15间黄泥房,修缮后一直闲置,如今经营权被收购,有了固定收入……一个个好消息,让沉寂的乡土有了生机。

  拨动1.6万檀溪人心弦的,是浦江正在进行的一项改革:镇和29个村共同出资成立资产运营公司,整合和包装散落资源后推向市场,实现价值最大化,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力,尽快摘掉薄弱村帽子。

  檀溪的传奇就此开始。“再普通的村庄,也要享有平等发展的机遇;再偏远的乡镇,也要具备搏击市场的雄心。”县委书记施振强说,这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次尝试。

62.jpg

罗家源畔出租给公司的黄泥房。方晓东 摄

  必须跨越的困境

  深化改革,向市场要办法

  2016年6月,柳钢明到檀溪镇任党委书记,走遍110平方公里山区,不禁感慨:“这里比我想象的还落后。”

  走访得来的数字,让柳钢明的压力陡增:当地仅有的七八家锁厂,马上要迁至县里的集聚区,檀溪即将成为零工业镇。去年,全镇财政收入仅96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9376元。29个村中,12个村村级经营性收入为零,最高的也只有4.5万元,除一个村有生态公益林补偿,其余皆为省级集体经济薄弱村。

  更让人发愁的,是当地的发展面貌与百姓的精神状态。寺前村是镇政府所在地,已20余年没批过地基、动过土;一条穿镇公路30年未曾修过,到处坑坑洼洼;19年前审批下来的18亩建设用地,因村民有意见,到现在还没征下来;有个村内部矛盾多发……

  不过,檀溪镇也有美好的一面:从县城出发到镇政府,大约四五十分钟车程,一路山清水秀。这些年在美丽乡村建设带动、治水拆违倒逼下,山乡更显秀丽,游客寻迹而来。

  两年多来,镇村两级出资600万元建起月牙湖景区,但交给盘山村打理后,却没有产生预期效益;当地有两座水电站,设备早已老旧,急需改造提升;县供销社遗留的12间店面房大多闲置……“单靠一个村和市场对接,既缺乏渠道,也没经营能力。”柳钢明一路走访,一路追寻制约村庄发展的瓶颈。

  1980年出生的骆安,是县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这些年深耕基层党建。帮助省级集体经济薄弱村摘帽,是他年初接到的一个新任务。

  在长期的乡野观察中,骆安发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古村落备受重视,资金不断注入。但一些普通村庄,却缺少享受发展红利的机会。“发展经济,说到底是市场行为,政府无法大包大揽。”骆安说,必须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帮助这些村庄脱困。

  这一想法,在檀溪镇产生了共鸣。骆安与柳钢明梳理问题、交流观点,最后一拍即合:镇村抱团、组建公司、市场运作、全域“摘帽”,通过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把各村分散的资源化零为整,抢抓乡村旅游业发展机遇,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涅槃。

  改变的时刻到了

  镇村抱团,构建“命运共同体”

  但在相对封闭的潭溪,百姓能接受这种大胆的想法吗?不久,发生在镇里的两件事,让檀溪人意识到:改变的时刻到了。

  荡江岭和太阳两座水电站,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总装机容量850千瓦,年收益70万元,属镇级资产。尽管发电设备老化,但因镇经济薄弱,一直无力投入改造。

  公司筹建之时,把首个包装经营项目瞄向这里。经评估和协商,公司以30万元年租金接收两座水电站。经提升改造,水电站装机容量可扩至1170千瓦,年收益将达130万元,不仅很快能还清成本,每年还能增收60万元。不同以往的是,由于村村入股公司,这60万元增值不再归属镇级财政,而为全体檀溪人共享。

  县供销社的12间店面房也被唤醒。“这些存量资产好好经营,盈利空间不小。”柳钢明说,公司与县供销社商谈后,悉数购买这些店面房,“购房花了120万元,包装后出租,每年可收入70万元”。

  檀溪人从这两笔“精明”的经济账里,却看到了镇里的“不精明”:若不组建公司,镇里照样能盘活资产,独享收益。但镇里组建公司让29个村分享红利,这让他们惊喜不已。

  今年3月,筹建公司的消息传遍山乡,寺前村村支书陈清佳兴奋地跑到银行,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名义贷款100万元,“一股20万元,按人口比例,我们村买了5股”。

  29个薄弱村情况复杂,大多缺少入股资金,急需向银行贷款。可是,部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未办理营业执照,有的村还有欠债,得先借钱偿还,消除不良信用记录……关键时刻,施振强召集县里各部门和单位现场办公,一一破解。柳钢明说:“再困难的村庄,都及时把股金打到了公司。”

  3月29日,檀溪农村集体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总注册资金2000万元。檀溪镇将水电站折价1020万元,以水电站名义入股51%;29个村筹集资金980万元,占股49%。

  因为这场改革,这些村如今负债少则20万元、多则百万元。尽管面临不小的风险,但村民们没有吵闹、猜疑和纷争。“镇里这么做是为了我们,就算不成功,也该试一试。”陈清佳说。

  一个镇村抱团的“命运共同体”,在大山里诞生了。让骆安欣喜的是,乡间不少复杂的矛盾,也在这一过程中顺利消解。盘山村和前溪村曾因月牙湖景区建设用地产生纠纷,现在公司收购景区、利益共享,两村之间不再有纠葛。盘山村村支书陈云锋说:“檀溪人从来没有这么团结过。”

63.jpg

寺前村民在老街上纳凉。县委报道组 供图

  大山深处的突围

  盘活资源,集体经济发展换动力

  镶嵌于深谷中的月牙湖景区,如今正对外挂牌招标、争创A级景区。“招标底价35万元,已有投资客来商谈,这还只是首期。”柳钢明说。

  两年来,这个景区由盘山村负责经营,陈云锋却极为焦虑:“村里平台小、人脉少,招不到好客商,靠几间摊位出租,年收入只有七八万元,这还没扣除管理费呢。”

  公司组建后,开始整合、包装和经营各村的分散资源。经盘山村同意和第三方机构评估,公司以20万元年租金拿到景区经营权,并把5年100万元租金支付给村里。“这下,村民众筹的100万元都收回了。”陈云锋如释重负。

  从月牙湖沿着山谷前行,就是风景如画的罗家村。近年来,罗家村整修了当地传统的黄泥房,希望引进投资客,发展乡村旅游。可是,山里人的努力并未得到回报。而现在,公司打算收购黄泥房40年的经营权,引进工商资本,发展疗休养产业。

  直抵山谷尽头,是正在建设、投资1亿元的水竹湾上海国际养老中心项目。为给项目配套,公司计划新建两个小水库,“卖水”给水竹湾项目。

  村民们也以积极的姿态抢抓机遇。“村里有个瓜农,以前要辛苦地运瓜到镇上去卖,且收入不高。现在,来月牙湖的客人多了,他在湖畔卖瓜,今年已赚了两万多元。”陈云锋说,村民们对景区招标格外关注,各种民宿、农家乐开起来了,有的还准备搞特色种植业。

  这是为资源寻路的过程。“不少工商资本投身乡村,直接与村民和村级组织打交道,最后因矛盾纠纷而撤离。现在,由公司出面整合资源,厘清和统一权属问题,使工商资本安心进驻。”骆安说,这将促使基层从能人治理向党群治理转变。

  对于公司的未来,檀溪人的期盼远不止此。施振强说,一旦公司运作成熟,将在镇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上一显身手,如参与全域土地整治、集中居住区建设、抛荒田治理、宅基地交易等,唤醒资源、盘活资产,实现镇域经济绿色崛起。

  “人心齐,好办事。”这是檀溪人的新感受。因村民意见不统一、多年未征地的檀溪,不久前辟出10亩地建设集中居住区,80多户无房户、住房困难户几十年的心愿可望实现。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次征地过程出奇地顺利。


标签: 浦江;集体经济;突围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