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关注一所农村“名人学校”的“名符其实”之路
2017年09月27日 14:22:01 来源: 金华日报 记者 张海滨 通讯员 方龙飞

  艾青小学、宾虹小学、宾王小学、李渔小学、聚仁小学……近些年来,用本地的名人命名学校成为一种时尚,既能让名人为学校添光彩,又能传承发扬名人文化,可谓一举两得。值得关注的是,如何才能让“名人学校”“名符其实”。

  与众多“名人学校”相比,东阳南市街道飘萍小学不管是交通区位、村庄布局,还是基础设施都相对薄弱,但是近年来,该校紧紧围绕名人资源,坚持传承与创新,让这所占地目前仅3亩多的农村完小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名人学校”。

  31年前更名“飘萍小学”

  走进紫溪村,沿着小溪,可以发现一条古色古香的弄堂,地上画着几条跑道,走过跑道,就会看到一块水泥晒场,这就是飘萍小学的操场。

  虽然学校深藏村中,不过,外人也很好找,因为在紫溪村,几乎人人都可以担任飘萍小学的导游,他们都很熟悉学校的历史,熟悉一代报人邵飘萍,并以此为豪。

  飘萍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原名紫溪小学,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建于18世纪晚期的紫溪私塾。飘萍小学的命名,得益于紫溪村走出的一代报人邵飘萍。邵飘萍是民国时期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先驱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1926年因发表文章揭露北洋军阀统治的种种黑暗,而被张作霖杀害。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评价:“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1949年,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复邵飘萍为革命烈士。

  1986年3月18日,为纪念一代报人邵飘萍诞辰100周年,由当时的东阳县人民政府更名为“飘萍小学”,旨在学习革命烈士,弘扬千秋功业。时任全国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的严济慈亲自到校题写了校名,一直延续至今。

  飘萍小学是现在东阳唯一的祠堂小学,学校就办在邵氏宗祠内。气势恢弘、装饰精美的宗祠是南市街道邵氏的“总祠”,也是东阳邵氏子孙的血脉纽带。明嘉靖八年,任山西道监察御史的邵豳将散居在周围小村中的邵氏子孙集中到紫溪筑房而居;他的父亲邵英发起建造,历时一年建成,为前后三进。

  宗祠在其后数百年间几度兴废。清道光四年,祠内建朝北雨台一座,两边又建厢屋,分上下层。楼上朝戏台,可供人坐着看戏;楼下作走廊,可方便走动。咸丰年间,宗祠重修,后堂升高。光绪十七年秋,又商议重修,改木柱为石柱,抬升基础,历时3年方告竣工。1904年,宗祠中座北面做起胡门,后座东西两厢修换门面,修造好门楼,并上油绘画,画栋雕桁,保留了明代风格。

  如今的邵氏宗祠,仅存一进正厅。面阔五间,明间、次间抬梁式,前后单步廊,梢间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圆形石柱粗硕,每根石柱重约3吨,周长约1.3米,鼓形乳钉柱础。前檐饰狮鹿牛腿,后檐饰S形锁壳人物牛腿,雕刻精致。

  如今,邵氏宗祠是学校举行重大活动及体育课的场地。受环境限制,宗祠内最好开展的体育活动就是乒乓球,而这也是该校的体育特色,该校乒乓球男女团已连续五年打入东阳市小学组前六强。

  “这是金华地区最早以名人命名的学校之一,也是目前东阳乃至全省唯一一所有宗祠的学校。”校长吴黑雷说,“飘萍小学的命名比著名的名人学校艾青小学都还早10年,从政府的此举可以看出,当时的领导对飘萍小学寄予了莫大希望。”

  但是,飘萍小学的“名人学校”之路注定比较艰辛。艾青小学、宾虹小学、 宾王小学、李渔小学、 聚仁小学等“名人学校”的学校规模都比较大,占地面积多在30亩左右,基础设施一流,而且交通便利。而飘萍小学只是一个占地面积3亩多的农村完小,老师十余名,学生也只有260多人……偏居乡村一隅,交通区位、村庄布局、基础设施等相对弱势,让飘萍小学的“名校之梦”即面临折翼之虞。

  围绕名人做文章让“名人学校”再现活力

  2010年,吴黑雷来到飘萍小学担任校长,面临的就是这么一个困境。刚接手的校园,是一个百废待兴的百年老字号学校,校园硬件条件落后,师资队伍老龄化严重,校园文化建设有待梳理完善,学生人数与日俱减……在上世纪90年代前,学校寄身于宗祠在东阳比较常见,后来,随着校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备,许多学校都搬出了宗祠,新建了校园。如今,飘萍小学是东阳唯一的祠堂小学。

  如何才能让“名人学校”“名符其实”?吴黑雷陷入了沉思。

  吴黑雷说,1886年10月11日,邵飘萍出生在紫溪村,至今村中仍保留着他的出生居所御史厅。御史厅也是紫溪邵氏先祖山西道监察御史的邵豳的故居,当地人称“纱帽厅”。邵飘萍就出生在御史厅的东厢房内。

  邵飘萍出生后全家即迁往金华,6岁时,曾回乡就读于紫溪私塾一年,之后继续在金华求学深造。13岁那年,邵飘萍考中秀才,曾随父母回村庆贺,宴请亲朋好友,在故乡小住数日。此后,他曾多次为紫溪村建设捐款,并为家乡寺庙题字、撰写碑文。

  在紫溪小学更名为飘萍小学的1986年,邵飘萍纪念馆落成。场馆就设在宗祠后堂旧址上,共有3间教室大小。居中一间摆放着邵飘萍半身塑像,玻璃柜内陈设着邵飘萍的6件遗物;另外两间陈列着200余幅关于邵飘萍的图文资料。吴黑雷说,紫溪邵飘萍纪念馆作为飘萍出生地的场馆,拥有的飘萍遗物和资料之多,堪称国内第一。至少这在国内其他以名人命名的学校内,是相当罕见的。飘萍小学的“名人学校”之路就是紧紧围绕名人资源,坚持传承与创新。很快,吴黑雷定下了依托飘萍纪念馆,走出“以德塑品格,以书润心灵,以球强体魄”的特色办学之路。

  学校积极围绕邵飘萍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活动:清明节扫墓,让学生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飘萍就义日,举行新生入队仪式,让学生明白红领巾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让大家不忘历史,珍爱和平;每学年的开学第一课,带领新生参观飘萍纪念馆,勉励刚入学的新生,向邵飘萍爷爷一样,从小好好学习,树立远大理想,长大报效祖国;烈士纪念日,全校唱响红歌,一首首革命老歌,讴歌中华民族精神;飘萍诞辰,评比“小飘萍”,找寻源源不断的红色印记的接班人。

  同时,结合学校特色,刊发收集学生习作作品的校刊《小飘萍》,整理紫溪邵氏家规并张贴上墙,罗列了与邵飘萍、飘萍小学有关的名人轶事。致力飘萍文化建设,先后开发了校本课程《爱我飘萍》、精品课程《我是小记者》。

  与别的“名人学校”相比,制约飘萍小学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交通区位、村庄布局和基础设施。对此,有识之士认为,如果要保全飘萍小学的特色,最佳途径是整合学校周边区域,继续让宗祠与小学融合共生,使飘萍小学成为东阳祠堂小学的“标本”。

  如今,在各方努力下,这些正在慢慢成为现实。2015年暑假,经南市街道中心学校牵头,有关部门拨款对飘萍小学教学楼进行了修缮。2016年,投资近60万对综合楼、礼堂进行修缮、铺设塑料,完善校园文化等。更令人可喜的是,投资480万元的新综合楼、门楼及食堂拆建工程,现已进入财政预算,预计11月就可以动工兴建。随着紫溪村治危拆违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工宿舍、环形塑胶操场也在规划当中。

  吴黑雷说,随着学校硬件建设的不断完善,软件建设的不断提高,现在学校学生数一直处于饱和状态。通过5年时间,学校将成为在东阳市有较高知名度的农村小学,最大程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这所金华地区最早以名人命名之一的百年老校,东阳市乃至全省最后的祠堂小学终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标签: 名人;学校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