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8年轮到一次“迎胡公”
2017年10月07日 10:26:20 来源: 金华晚报 记者 杨林聪

  国庆长假的前一天,在永康市舟山镇高下杨村,迎来了一场特殊的山村盛会———胡公归案(案,指的是胡公像的案几)民俗活动。今年的这场民俗活动和往年不同,规模为该村史上最大,内容为历届最丰富,参与人数也是历年来最多,而且被办成了一场山村“发展大会”。

  农历的八月十三被认为是永康古代清官胡则的生日,为纪念这位宋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胡公,永康民间形成了独特的纪念胡公民俗。每年农历八月十三前后几天,永康各地会举办各种民俗风情活动以纪念胡则。

  8年一次

  活动热闹胜春节

  在高下杨村,村里两三百位村民穿着统一的红色传统服饰,举着20多面各色大旗,扛着“胡公”在镇里的8个村里一路穿行。响亮的锣鼓声响起,村民都闻声赶来讨“彩头”。

  绕村一周后,活动的重头戏“打罗汉”就开始了,参与表演的村民们随着锣鼓的节奏,时而缓行时而疾驰,阵式也不断变换,梅花阵、圆阵、五梅花阵轮番上演,非常精彩。

  高下杨村的这场民俗活动叫胡公归案,在永康有些乡村又叫胡公迎案。历史上,高下杨的胡公归案活动是由该村和另外7个村共同组织的,因此,每个村8年才轮到一次。

  在宋代,县以下的基层行政设置有乡,乡之下是里、都、保等单位,高下杨和另外的村子属于当地“四十四都”。

  因为轮到的时间间隔很久,因此每次举办胡公归案活动的年份,村里比过年还热闹。今年,胡公像从方山口村送出,该村要举办唱大戏;负责接像的高下杨则要举行打罗汉等活动,等明年送出时也要唱大戏。

  借民俗搭台

  办起山村“发展大会”

  8年才轮到一次的民俗活动,怎么把它办得更精彩?高下杨村的村民们为此花了不少心思,开展了一场“全村总动员”。

  已有300多年历史的打罗汉活动曾一度中断,村里又组织人手,把它恢复了起来。在表演现场,村民们依次走到广场中间,亮出了自己的绝活:打拳、拆棍、舞刀,十八般武艺轮流上演,让人看了直呼过瘾。

  村里的杨笑微、陈红年、杨天降、杨西安等几位热心老板倡议:正好逢中秋国庆长假,可以请村里所有村民回家聚聚,也请每家每户所有外嫁的女儿们回家,看看村庄变化。

  没有动用村集体一分钱,高下杨村首次摆起了规模达50多桌的晚宴,总人口300多人的山村,一下子涌进了500多号人。

  好几位老母亲去世后已经几十年没有回娘家的外嫁女说,发现村庄变化好大,建起了文化礼堂,修葺了古厅堂,越来越漂亮了,“和记忆中的样子完全不一样了”。

  晚宴现场,村民们一起为村庄建设募集资金,探讨村庄发展思路,几十年未谋面的昔日邻里们,也一起畅叙乡情。

  现场的村民们说,民俗活动搭台,村民积极参加,凝聚了人心,贡献了力量,这其实也是高下杨村的“发展大会”。

标签: 永康;省会;民俗活动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