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出资约224亿港币,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此前,已有多家电商巨头在零售领域掀起一阵阵并购浪潮。
如果做一个2017年年度风口评选,新零售一定能在榜单上获得一席之地。电商、微商、无人售货机,都想借助新零售的概念为自己镀一层金。对于实体零售企业而言,其优势在于门店的长期零售经验,缺点在于缺少互联网思维。倘若将两种优势结合起来,将改变今后的消费模式。
攻不破的“线下壁垒”
电商10年,不少行业备受冲击而走向凋敝。但也有些东西,很多人一直没养成线上购买的习惯。比如服饰,虽然上网买衣服已成了许多人的习惯,但从消费数据看,服饰、日用品消费线下仍然占据着半壁江山。在电器、食品、个人护理等领域,线下消费则大于线上。至于珠宝、奢侈品、家具、生鲜等领域,则是线下消费占据绝对的统治。从数据上看,虽然线上消费如火如荼,但体量和线下相比仍然是小巫见大巫。而且在一些领域,电商始终难以攻入。
线下地位无可替代,有以下几种原因:即时消费场景;眼见更放心;线下更便于尝试;买的不是商品,而是体验。这些是线下的“旧壁垒”,也是线下消费的“新机会”。
8月30日,天猫与海澜之家正式签署新零售战略合作,这或将成为行业的一个范本。这是一次对新零售的全新探索:天猫通过大数据预测消费趋势,通过C2B反向定制实现柔性化供应链;海澜之家可以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大幅降低整体经营性成本,最终实现品牌重塑升级。同时,基于新零售合作,双方将重点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加速线下5000家门店全面向智慧门店的数字化转型。
但是,大多数线下实体店日子仍然难过。目前居民收入增速放缓,但运动消费、健康消费、时尚消费甚至宠物消费快速增长的现实,充分说明消费能力没有降低,是在提升、在变化。由此说明,零售客流下降、业绩下滑的问题出在自身,是已经20年没有显著变化的零售形式、零售模式、促销方式,与变化了的消费需求、消费方式发生了严重的不适应。正如我市一家商场负责人说的,这几年仍然走出稳健向上的增长曲线,但付出了较以往10倍的努力。
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传统零售企业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与当前的经济发展不适应。传统零售企业的盈利模式,是毛利+后台收取供应商费用的模式。这一模式,是盲目地学习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的商业模式。
连锁企业的中心化管理,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效率和规模的价值作用,但在目前的互联网时代已不适应,它的效率价值、规模价值已经发挥反向作用,致使企业不论在内部还是在外部,都将发生严重的资源浪费、严重内耗、到处掣肘的运行结果。
新零售要有美好体验
以往购物,我们或多或少会碰到这样的场景:低端门店的售货员有一张活不起来的“死脸”;而高端门店的导购员则是一张瞧不起人的“死脸”。
伴随着新零售,我们有机会能够从初级的零售阶段———人、货、场的简单组合,实现惊人一跃,升级到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利用数据、人才、技术等资源组合,构建多维交互的人、货、场新关系的高级零售业发展阶段。新零售时代的消费场景必定以用户为中心,逛得舒心、买得省时、花得有性价比,才是王道。
早在2016年8月,雅布力团队就基于大数据打造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母婴社群体系,并引入网红达人妈妈对用户进行深度引导和影响。维护至今,线上已有50个社群,超2万妈妈用户活跃其间。接下来,雅布力还将利用探头人流测试、人脸识别等手段,进行精准大数据营销,真正做到把信息推送给切实需要的人。甚至随着技术发展,在门店中引进真正能够满足顾客所需的机器人导购,实现无人门店智能化运营,极大降低店销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新零售当然需要新品牌。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品质,就是“用心出品,用足好料”。生产经营者能够遵纪守法并合乎道德,在原材料方面用足一点、用好一点,如果能用上创新的材料就更好了。对于企业而言,当线上流量越来越贵,互联网进入精耕细作的下半场之时,与其花重金买流量、打造渠道,不如用匠心打造符合用户真实需求的产品,因为好的产品都自带流量和粉丝。
新零售不仅仅涉及销售环节。有些企业认为给产品换个年轻时尚的包装,取个洋名字,注册个微信号,就是新零售了。其实,新零售对企业的全流程将产生重大冲击,需要企业内部流程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来指导生产,整合生产要素。过去,用户直接选购商家所提供的商品,没有太多选择余地;而新零售时代,用户的需求将成为商家生产产品的最重要基础。正基于此,金华佳乐乳业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全流程进行改造。“物联网可以解决牧场奶牛的信息传递,数据平台则可以为企业生产线带来全新的定制化生产。”佳乐乳业负责人夏济平说,以前的大规模量化产品供应已经落伍,新时代必须紧抓消费趋向,为消费者提供小批量快速定制化产品,这就需要大数据。
在美国,COSTCO早就在这么做了,他们采用会员制,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于会员费,再利用这些消费需求垂直整合供应商,为消费者选择优质低价的产品,甚至参与产品的设计,深得消费者喜欢。
新经济新金融新科技将会引领一切经济形态。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传感技术、AR、VR、MR、个性化定制等构成工业4.0的核心技术,将会应用到一切经济商业领域。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