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缤纷的抓娃娃机是游乐场的宠儿,近年来,它们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区的商场、电影院、超市、校园周边等客流量密集的公共场所。我们常常能看到年轻的情侣、学生以及带着孩子的家长对这项游戏乐此不疲。
从投游戏币到用手机扫二维码,从商场发展到线上,近半年来,抓娃娃机的消费场景不断升级,已经有不少市民抢先尝试在手机上通过直播抓娃娃。然而,这种便利的背后却也存在不少烦恼,尤其是学生家长对此抱怨特别多。“孩子成天抱着我们的手机玩,微信支付宝的余额都快被用完了。”
线上模式解决实体痛点
不知何时起,抓娃娃机成了电影院、商场、步行街的标配。吃完饭后、电影开场前、约会等人时,各种碎片时间让这种“小而精”的消费项目成了一种消费文化。看似幼稚,却体验感好,单次消费投入较低,因而收获了较高的人气。
尤其是从去年开始,抓娃娃机的分布越来越广泛,商场里不再局限于游乐场内部,而是分散到了各个楼层的电梯口等空白区块,让商场内部看起来更饱满,它们吸引的人气也让消费者无形中在商场各个节点停留的时间更长。除了这种“散装”的抓娃娃机外,市区万达等商场还出现了专门抓娃娃的门店,各种型号的娃娃、多种多样的“抓”法,让年轻消费者流连忘返。12月7日中午,记者在万达广场二楼的游乐场看到,几乎每台娃娃机前都有人驻足,有的试个一两次抓不到就放弃了,大多数人都会不断投币,尝试七八次左右,但能成功抓到心仪娃娃的人并不多。“花了四五十个币了,好不容易抓到一个娃娃,还有点丑。”一对学生情侣吐槽说。
据市场调查反馈,经营者们已把这个从游戏厅走出来的幼稚游戏布局到全国各地,形成了现今全国超过130万台机器、市场规模达到600亿元的超级蛋糕。
今年,随着娃娃机线下参与者的数量越来越多,一些运营商开始借助直播和物联网,将抓娃娃游戏的战线延伸至线上,于是就衍生出了“线上抓娃娃”。这种游戏的运营模式非常简单:玩家在相关应用平台投币后即可通过手机远程操控抓娃娃机,一旦抓取成功,运营商会通过邮寄的方式将娃娃投递到玩家手中。
记者随机下载了一款抓娃娃APP,进入界面后像一个视频直播间,可以按照喜欢的娃娃款式进入不同的“房间”,有轻松熊、屁桃君、HelloKitty、小猪佩奇等人气玩偶,通过点击屏幕上的前后左右按钮,操控屏幕另一头的真实抓娃娃机,如果有人正在操作,你还需要排队,抓到的娃娃可以选择邮寄到指定的地址,或是兑换成游戏币继续玩。娃娃不同,单次抓的花费也不同,有的一次要19个金币,有的则要更多。换算成人民币,大概2元到10元一次。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线上抓娃娃APP平台都有显示抓中记录和留言评论的功能,有市民表示,线上平台的趣味性更强,而且很方便,随时可以打开玩,或围观别人玩来打发时间。宅男宅女有时不愿出门消费,而且实体设备里的娃娃更新速度、款式受限,比较老套,且娃娃机不用进商场,节省了进场费和场地租金,成本低。线上娃娃机对症解决了实体的痛点。
不知不觉钱花得更快了
家住市区新都会小区的市民黄小姐是一位抓娃娃达人,家里堆了有六七十个大大小小的娃娃。“这些都是我出去玩时抓的,有些还是在国外旅行抓到带回来的。”黄小姐告诉记者,还有很多娃娃已经被她送人了。线上抓娃娃火起来之后,她也第一时间下载了。“我觉得操作不够灵敏,反应很滞后,体验感比较差。”作为“技术派”的她,还发现这种线上游戏更守不住“荷包”,要是游戏币不够,通过微信充值很方便,不知不觉花得要比在商场抓娃娃花的还多。
“线上版本爪子的移动位置和落爪点很难掌控,没有经验的人很难准确寻找到合适的位置,而且经常卡顿,失败率很高。”网友“躁动的青春”说。
市民李先生也对这种线上游戏有话要说:“我儿子今年上小学,我们限制他打网游,没想到他迷上了这个线上抓娃娃机,一个多星期花了200多元。”
“线上抓娃娃”呈大火之势,苹果商城中就已有超过30款线上抓娃娃APP可供下载。资本市场亦暗流涌动,“美爆抓抓”完成种子轮融资,“欢乐抓娃娃”获得IDG投资,以及“天天抓娃娃”旗下陌生人社区软件same则获得腾讯2000万美元B轮融资。
由于不受实体场地限制,线上抓娃娃机所提供的商品已开始超出玩偶这一品类,推出了实用品来吸引用户,从化妆包、帆布袋、发带,到电热水袋、电夹板等,都能在手机上“抓”到。
众所周知,抓娃娃游戏其实带有较强的博弈性质,除了个人技巧外,商家都会设置不同的抓取概率以实现盈利。有的人投个3元就能抓到一个价值十几元的娃娃,但大多数人都是得不偿失。
据记者观察,在这些APP上,有的排名靠前的“达人”充值金额已有近千元,平摊到抓取娃娃的数量上,早已远超出娃娃本身的价格,消费者需理性充值,适度消费。此外,此类线上游戏奖品及玩法单一,整体体验差,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