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项目是为了改造水田、提升耕地质量。这是有利于子孙后代的事,我们作为村干部,就应该带头签协议。”近日,婺城区琅琊镇南山村党支部书记叶根成劝说村两委其他成员。在他的带动下,村支委叶志红等人在土地流转协议上签字,成为琅琊镇第一批签约农户。
叶根成所说的“土地开发项目”,全称“婺城区石道畈区块土地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规划总规模6690亩,涉及长山、琅琊两个乡镇8个行政村。据婺城区国土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预计可新增水田3000多亩,旱改水580亩,耕地质量提升1500亩。
近年来,为破解耕地占补平衡矛盾,婺城区国土分局在纵深挖掘土地空间上做文章。去年8月,婺城区推出石道畈区块连片土地综合开发项目,婺城区政府成立连片垦造耕地工作领导小组及长山、琅琊和雅畈三个指挥部,长山、琅琊两个指挥部现已投入运作。
“前期工作分三步走,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完成清表及青苗补偿、实施迁坟。其中,青苗补偿单价确定参考婺城区相关政策、金东区等周边县市区的标准。”琅琊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政策处理过程中,上世纪90年代遗留下来的“二轮土地承包”历史问题,让南山村村两委面临不小的挑战。20多年前,为了兼顾公平,分得植被茂密山林的村民获得林地面积少,分得荒山的村民获得面积自然多。而今,当年分到土地的村民都已过世,承包土地长期稳定不变的政策让新出生人口无地可分。现在,不少村民对以面积论补偿的政策有意见。为了破解此难题,村两委主动作为,结合项目内集体土地多、项目流转周期长的特点,创造性提出项目收益资金按在册户籍人口一次性分红与长期性分红相结合的方案,较大程度地平衡了因面积、人口等因素造成资金补偿差距,使这一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为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琅琊镇由镇村两级干部组成工作组,邀请专业测绘公司实地勘测山林、耕地、水库面积,确定相邻户、村、镇之间土地权属界线,并列出分户土地面积清册张榜公布,让项目在阳光下接受监督。
目前,长山乡、琅琊镇土地流转协议签订工作正紧锣密鼓开展。截至日前,长山乡相关行政村已签约181户,琅琊镇已签约232户,整个项目签约率达56.4%。下一步,相关乡镇将对项目区所涉及的苗木进行统一清点、估价、搬迁。同时,公墓新安置区已完成测绘、地质勘察、政策处理等环节,近期即可进场施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