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利良 摄
浙江在线2月2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傅颖杰 报道组 卢伟星 陈蓓蓓 摄影 金玉良 吴利良)这个大年初一到初四,如果你走进平均海拔520米的磐安县尖山镇,可以看到当地群众表演传统民俗节目——“迎大旗”。
热闹非凡的场面,网球场大小的壮观旗帜,不仅让记者打开眼界,也令现场的杭州、上海、江苏等省内外游客大呼过瘾。
迎大旗是磐安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之一,相传其始于东晋而盛于元明,可谓历史悠久。而磐安迎大旗,一说是为纪念真君大帝许逊。
金玉良 摄
许逊,晋朝时期的一个道士,曾为旌阳县令,多少年后,许逊仍被磐安当地世人祭拜,自然与其官职关系是不大的,而在于许逊实实在在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好事。
今天的磐安玉山一带,是当地有名的茶叶产地,相传晋时,许逊在此修道,为当地的茶叶生产与销售作出了很大贡献,从此当地茶叶开始销往四方,许逊逝后,当地民众为其立坛建庙,尊祭许逊为茶神,并于每年春秋两会时,在茶叶贸易的同时,举办盛大的祭祀茶神礼仪。
金玉良 摄
久而久之,成就了今天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玉山古茶场和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迎大旗”)。
迎大旗同时也寄托了磐安百姓祈求风调雨顺,希望来年五谷丰登、百业兴旺的朴素心理,这点,你从大旗巨大的旗面上就能感受出来。
金玉良 摄
游客看到的这面大旗,是磐安县尖山镇胡宅管理处岭头村制作的。岭头村村支书梅良荣告诉记者,这面大旗旗面约600平方米,足有一处网球场大小,因大旗中央绘有龙虎,故又称龙虎大旗。
梅良荣说,磐安这么大的大旗,让外地人很吃惊,可能全国都找不到比这更大的旗帜了。
金玉良 摄
当然,要把这么大一面旗帜竖起来,也绝非个人勇武可行,必须得靠团队协作。大旗有主竿1根,撑竿60根,需百余人共同协作才能竖起。
竖大旗时,村民先在中心点挖好坑洞,以作为支点。待号令一发出,大旗主旗杆顶住支点,其余人围在坑洞边,有的拉大绳牵引,有的确保大旗不跑偏,有的用竹竿一点点将大旗推高,锣鼓号令,小旗摇拽,无一不是壮举。
金玉良 摄
《磐安县志》有载:“农历十月十六日,从各村来的大旗均竖于茶场庙前田畈中,主竿1根,撑竿60根,放松索8条。主竿分上下两段,下段为一根大杉木做成,套在下段之梢,衔接处用9个铁环紧扣。60根竿头系于套接之处,似伞架。主竿顶旗头。旗头高2.5米,直径1米。形如葫芦,饰以流苏。旗头下系麻绳8根,为旗索,备竖旗时用。旗面套在主竿上段,用绸300丈做成,上绘龙虎凤花鸟,边饰翠布。旗竿下端有井字形脚架,供迎竖时扛抬。参加迎竖者称旗脚,每面需120个壮汉”。
金玉良 摄
梅良荣说,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迎大旗,平均每年2场,这项从老祖宗手里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活动,在他看来,可不当当是表演这么简单,还是村民们联络感情的一种。
梅良荣所在的胡宅管理处岭头村,全村人口900多人,而迎大旗一次至少也得出动90余人,平均百余人,最多时150人,一年两次的迎大旗,全村动员,祭祀迎旗,是难得的大事。
金玉良 摄
近些年,磐安的迎大旗越发受到重视,不仅游客喜欢,连外地也想来学,梅良荣说,作为磐安传承的民俗文化之一,他想着要将迎大旗发扬光大,就必须得让更多人见识到他,所以哪怕程序繁琐一些,事项复杂一些,每次迎大旗,他们都是全力以赴。
金玉良 摄
可喜的是,随着磐安这些年持续打造休闲旅游养生一号产业,迎大旗为当地旅游做出了不小贡献,仅以磐安尖山为例,过去的2017年,当地旅游借助迎大旗、过原味年等宣传卖点,全年热点不断、热度不减,旅游经济出现井喷,2017年旅游人次首次破500万,旅游综合收入达40亿,分别同比增长73%和80%。
金玉良 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