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日报3月14日讯古城外,三江奔流,孤帆远影;古城内,店铺林立,游人如织。作为金华之根、文化之魂,漫步金华古子城,街巷风情,古韵悠悠,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空。
酒坊巷、八咏路、熙春巷……这里的每一条街巷,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侍王府、八咏楼、三清宫……这里的每一幢建筑,都有厚重的历史记忆。有人说,古子城就是一幅金华版的清明上河图。浸润了上千年的金华市井生活,犹如一幅历史风俗画卷,在这里缓缓展开。
近年来,婺州古城以争创4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通过万佛塔复建、酒坊巷房屋征收和保护提升、八咏楼重修、城垣遗址保护修缮,以及老六中地块等项目的科学谋划,区域内环境综合整治等,实现了基础大变样、颜值大提升、功能大完善,游客人气指数不断攀升。
跨入2018年,古子城更是喜讯连连。酒坊巷古子城城垣遗址保护工程加紧施工,千年城墙展露新姿;启明学校闲置校舍“蝶变”为以古婺文化为特色的燕方归客栈,填补了古子城旅游住宿的空白和短板。更重磅的是,金华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今年春节前已正式获省政府批复实施,进一步夯实了古婺名城保护的基础。
3月18日是金华历史文化名城获批成立11周年纪念日。市规划局、古子城历史文化区管理办公室将会同有关部门在保宁门开展“阳春三月,墨香古城”活动,春日里来一场古城穿越游。通过微信有奖扫描关注名城、展板展示、博物馆陈列展出、小学生有奖征文等形式,加强名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激励市民热爱故乡、振兴古城。
保护历史街区 夯实古城复兴之基
古子城是婺州古城的核心,也是金华城的发源地。“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婺州古城气势恢宏,历史文化积淀极为深厚。古城内不仅有太平天国侍王府、八咏楼等国家和省级文保单位5处,还有永康考寓等市级文保单位6处,文保点3处,历史建筑40处。
1995年,市委提出“辟新区、保旧城、复风貌、保子城、继文脉、保重点”的保护方针,划定古子城区块为市本级历史保护街区。经过调整,保护范围由最初的26.1公顷扩大到了37.1公顷。经历届市委、市政府努力,2007年3月18日金华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域为东市街以西、飘萍路以北、胜利街以东、石榴巷以南。
2013年,为完善金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给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提供依据,市规划、文物等部门组织编制了《金华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该规划分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规划范围,向北拓展至石榴巷北侧,用地面积43公顷;第二层级为保护范围,即由东市街、飘萍路、胜利街、石榴巷合围的37.1公顷;第三层级为核心保护范围,剔除保护范围内的一些现代建筑和学校、服务业等用地,确定为22.7公顷。
经省政府批复,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定位为金华市历史文化综合展示片区、城市文化休闲生活中心、城市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上由“一城、两巷、一带、两环”构成。一城,即古子城;两巷,为酒坊巷、八咏路;一带,指博物馆发展带;两环,包括城垣遗址历史文化散步道、酒坊巷—石榴巷—旌孝街—鼓楼里—八咏街传统街巷环。
据透露,在该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我市相关部门对古子城的保护提升进行了深入梳理,突出整体保护,提出“以保为主,固本补缺”。通过小面积、点段式、镶牙式的整治、修缮维持原有街巷格局和建筑肌理,不搞大范围、大面积一步到位式改造建设,重在保护和维系原有的风貌特色。
在整体保护上,注重强化侍王府在古子城的空间主导地位和鼓楼里的轴线空间,同时沿城垣遗址的连贯绿化带建成历史文化游步道,凸显古子城城垣的整体轮廓线。下一步将考虑复建熙春门,并建立古子城与府城(罗城)赤松门遗址、万佛塔公园的空间和轴线联系。
规划部门介绍,结合古子城的不同区域特色,43公顷的规划区范围内规划了博物馆与相关文化产业、旅游商业与都市休闲、创意产业、传统居住、现代居住等五大功能。其中,酒坊巷以抗战文化、酒文化展示、名人文化展示以及传统居住功能为主;八咏街以古玩、民俗手工艺零售、旅游纪念品售卖、休闲餐饮等旅游商业为主;旌孝街南段以民居客栈和传统居住为主;石榴巷以传统居住功能为主,规划少量民居客栈;鼓楼里以创意产业、太平天国文化展示为主。
加快老城更新 开启古城繁荣之路
在古子城酒坊巷与将军路交叉口,与古韵风貌不协调的大片沿街现代商业房已完全拆除消失,被其掩盖了不知多少年的一段古城垣显露出来,施工人员正忙着修复和整治。作为古子城城垣遗址保护区,作为酒坊巷文化展示的主要窗口和阵地,这里很快将成为一处古韵味十足的新景点。通过城垣、墙雕、小品等元素,结合文化广场的建设,让古子城城垣遗址重放异彩。
这是酒坊巷区块房屋征收带来新变化的一个缩影。酒坊巷是金华市区历史风貌保存最为完整、最能体现金华建筑特色的一条传统老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2017年3月婺城区酒坊巷区块征收指挥部成立,金华老城有机更新开启了新的篇章。征迁启动后,在10天内完成入户调查,12天完成房屋评估,20天被征收户签约率达96.2%,到8月中旬涉及360户产权人,近3万平方米的房屋征收顺利收官,成功打造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样板工程。
与以往旧城改造大拆大建不同的是,酒坊巷区块征收的房屋“有保有拆”,拆除的仅仅是其中约1.5万平方米不协调的现代商住建筑,沿巷子两侧低矮历史建筑基本上保留和修缮。“像这样大规模的房屋征收保护,在金华市区历史上还是首次。”婺州古城保护提升指挥部有关人士介绍。历史街区不同于文保单位,最好的保护就是参与到社会发展的利用中来,在利用中得到保护和提升,使之成为市民眼中的城市记忆载体、游客眼中的城市旅游名片,成为“活”的古街古巷。据悉,2018年是婺州古城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决胜之年,指挥部将有意使酒坊巷成为景区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的展示地之一。
近年来,古子城坚持特色化利用,保护和提升并举,规划发展了集交易、加工、收藏于一体的八咏路古玩街区,成为古城人气最旺的区域;在老茶厂废墟上迁建古建筑,恢复历史街区景貌,有了古意悠悠的熙春巷民间博物馆主题街区。同时,还先后实施了八咏路、鼓楼里等步行街雨污分流和环境提档改造,八咏路、飘萍路仿古建筑立面整治和灯光夜景亮化等提档升级改造,古城风貌焕然一新。
古子城将我市非遗文化,植入古城肌理,文旅融合,以文促旅。通过非遗惠民、非遗走进古城、非遗进景区等系列活动,古城影响力日益扩大。每每有非遗文化展示展销,游客都会从四面八方涌到婺州古城的保宁门城楼下,买特产、品小吃、看表演,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古子城的魅力在于文化特色,生命力在于保护提升和经营利用,实现遗产保护与城市经营和谐共融。规划提出,要充分依托古子城的名人文化、科举文化、太平天国文化、抗战文化、街巷文化、酒文化、古建筑文化,将文化融入规划设计中,形成集文化展示、传统商业、都市休闲、民俗文化旅游、居住为一体的古城旅游区。
正在加紧客房装修的燕方归客栈,就是古子城保护利用的一个鲜活范本。这里原来是八咏路上启明学校一处校舍,荒废闲置多年。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业主单位投入1600多万元,精心打造成一处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的院落型主题客栈。假山、围廊、戏台、砖雕、斗拱等古建元素,与古子城古韵特色相得益彰。燕方归客栈的“蝶变”,还填补了古子城长期以来没有住宿的空白,为留住夜间游客打开了突破口。
目前,婺州古城围绕“古”和“韵”两大特色,加紧完善酒坊巷征收房屋保护利用的设计方案,复原城市记忆,为打造旅游、文化综合性景区打下扎实基础。婺州古城有机更新步伐越迈越大,古味越来越浓,韵味也越来越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