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待播种的田地
【核心提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强化人才支撑。近年来,浙江通过支持返乡创业试点、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等,为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和农创客打开了创业就业通道。但当前,乡村创业仍面临土地、资金、人才等挑战。农创客们最需要什么?他们遇到的难题又如何解决?春夏之交,记者蹲点工业强市永康,记录农创客们返乡创业的经历。继4月3日刊发乡村振兴调查《蹲点山村问增收》之后,《美丽乡村》周刊今刊发姊妹篇《蹲点乡村问创业》,敬请垂注。
浙江在线5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钱祎 陆海旻 市委报道组 谭孝军)说不清什么原因,对于脚下的土地,永康人孙灵娟总有着深沉的眷恋。
3年前,35岁的她放弃城市企业高管的职位,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永康市芝英镇王上店村。在这里,她建起500余亩的农业基地,期待春播秋实的收获。
但刚过去的这个春天,孙灵娟深切感到了作为一名农创客的艰辛:想扩大种植规模,但融资难、贷款慢;想走农旅融合道路,土地空间却有限;想引进高新技术和设备,却招不到人才。
孙灵娟的创业选择,映射着当下农业领域的新趋势:截至2017年底,浙江已有农创客1600余人,其中80后、90后占88%,本科及以上学历占56%。而她的苦恼,同样也是农创客们普遍面临的问题。
土地有空间吗
在老乡眼里,孙灵娟是个挺能“折腾”的姑娘。
毕业于国内一流学府的她,花5年时间就在北京站稳了脚跟,上百万元的年薪令不少人十分羡慕。2015年,在事业风生水起时,她却扔下一切跑到农村,兴冲冲当起农民,一手创立了浙江方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藏红花种植、销售和加工。3年间,她的公司已拥有自有基地500余亩,还带动了全村160户农户种植。
这样的人生,在工业强市永康,着实有些特别。在当地,“三台机器、两三个人、一辆小货车,就能开个小五金厂”,小五金产业因此格外受偏爱,发展十分迅速。据统计,2017年,永康全市的三产比例为1.7∶57.6∶40.7,农业比重远低于其他产业。
“亲戚朋友都不理解,一方面觉得高材生当农民有些可惜,另一方面则认为在工业强市发展农业需要克服更多困难。”孙灵娟说,果不其然,创业伊始,她就碰到了土地难题。
她在王上店村的基地,500余亩土地分别来自200多户农户,流转合约一年一签,以至于每年她都要请村里有威望的老人帮忙,挨家挨户上门说服农户续租,“光这就耗费了很多心力,每年续约时我都腾不出手来专心经营”。
同样的困境,年轻的“农二代”李盛桔也深有体会。
2013年,李盛桔在家乡前仓镇荆州村开办了永康首个家庭农场,种植水稻、小麦、毛芋等。农场占地1000多亩,流转自300多户农户,需每年更新合约。为此,她不得不把庞大而复杂的续约工程交给了土生土长的父亲。“即使不考虑时间成本,这种临时性租约也让我们不敢大规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引入高端设备。”她说。
在人多地少的永康,农民对土地更加看重,也更愿意把“一亩三分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这些依赖农业发展的村,本身集体经济薄弱,对土地统一流转的保障能力不强。“如果农创客创业失败走了,我的地还能不能收回来?村里能支付后续租金吗?”王上店村一名村民的话反映了绝大多数农户的疑虑。
对于土地,农民有自己的意愿,农创客也有规模化发展和长期统一流转的需求。这是不少农创客在创业之初,首先遇到的矛盾。而在蹲点中,记者也发现,土地的难题不止于此。
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光盯着种植业本身不够,必须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道路,这是许多农创客的共识。李盛桔的桌上,放着厚厚一本规划书。几年前,她特地请省里专家为农场规划了亲子观光、农耕文化展示中心、科普乐园、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等项目,但目前这些都还只是“纸上谈兵”。
“都谋划好了,为什么不着手干呢?”记者问。
“主要是建设用地指标不足。”李盛桔回答,千分之四的配套农业设施用地指标,连摆放机器都捉襟见肘,根本无法修路造景。
工业要发展,民生项目要配套,农业也想要更多的土地,但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永康,空间从哪里来?
创业如何持续
不久前,作为浙江省农创客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的孙灵娟,参加了一场交流活动,80多名来自各地的农创客齐聚一堂,讲述奔走田野的故事,也探讨当下的期盼。其中,许多人提到了资金的难题。
为此,孙灵娟为我们算了一笔账:500亩藏红花基地,购买种球每亩6万元,建设大棚投入百万元,架设物联网系统投入300多万元,总耗费近3500万元。这是一笔不小的资金。然而,藏红花、香榧、铁皮石斛等作物有一定的自然生长周期,许多农业基地要过两三年才能产生收益。
前期创业、后续建设,钱从哪儿来?
“大部分靠自己的积蓄和银行贷款。”孙灵娟说,今年她想扩大种植规模,购买新种球,但两个月前向银行申请的贷款,到现在资金也没下来,“过了春天,就错过了最佳播种期。”
我们了解到,尽管近年来永康农业银行、农商银行等陆续出台了一些惠农贷款产品,农户可凭借自身信用或资产抵押等,获取10万元至30万元不等的贷款,但这样的额度对于大部分农创客来说远远不够。同时,对于藏红花种植等新兴产业,因为收益不定、风险较大,“一个种球种下去,好的一个芽能开七八朵花,差的颗粒无收”,银行贷款审核的周期相对更长。
孙灵娟说,同样是创业,小五金等工业企业融资就容易得多,“厂房和机器等都可以作抵押,但农产品和土地却无法成为担保,我们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
随着与农创客接触的不断深入,记者发现,除了土地、资金等难题,谁来种、怎么种这些问题更牵动他们的神经。比如,高新技术和现代化设备已经成为不少农创客基地里的“标配”,但真正会操作它们的人却不多。
孙灵娟的藏红花组培室里,物联网系统控制着植物生长需要的湿度、温度、光照等;李盛桔的农场里,无人机、全自动播种机、收割机等配备齐全……“这些机器只有我自己会弄,干活的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对新技术接受程度低、学习能力差。想招年轻人,一张张招聘单发出去,鲜少有人回应。”李盛桔反映,每年春耕、秋收时节,“没人可用”的难题让她发愁。
方园农业公司这几年也陆续招了70多名大学生,但由于不满办公环境等各种原因,年轻人来了又走,换了一拨又一拨。今年春节后,又有7个人一声不响走了。
在永康,像孙灵娟、李盛桔这样的农创客超过百名,几乎每个人都要兼任农民、技术工、销售员、客服、企业负责人等多个“工种”。他们普遍反映:“责任重大、分身乏术,老板就是最苦的劳动力。”
钱没处来,人留不住,农村创业能持续吗?
难题怎么破解
蹲点调研中,我们从永康市相关部门获悉,201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793元,增长9.2%,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对于这样一个以工业经济、城镇经济为主导的地区来说,成绩来之不易。
永康市农林局党委委员成其仓说,近年来,永康将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创业增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像孙灵娟这样的藏红花产业,是我们调整种植结构、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但人、财、地等资源要素有限的问题,确实制约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近年来,为进一步激发农村创业活力,浙江推出支持创业担保贷款、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创业教育培训等多项政策举措。桐庐、庆元、云和等7个县(市、区)入选全国返乡创业试点地区。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底,我省66.5%的在校大学生表示毕业后可能选择返乡创业,而2008年这一比例仅为43.9%。
在永康,2015年方园农业公司初创时,当地农业部门和银行就曾主动与孙灵娟对接,及时为其注入资金。永康农商银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应滔滔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推出了“创易贷”等惠农金融产品,2017年,该银行涉农贷款达155.51亿元,占总贷款资金比为94.87%,“接下来,我们还将推出‘农创贷’‘优农贷’等新产品,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资金支持,缓解他们的融资压力。”
看完资金,看土地。近年来,为破解流转难题,永康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鼓励和支持农民进行统一土地流转。目前,全市16个镇(街、区)已建立流转服务站,多数村建立了服务点。
最近,李盛桔还为一件事欣喜不已。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设用地跨省调剂的新办法,让她心头一动,“这也许能为农创客走农旅融合道路提供便利”。
孙灵娟的藏红花基地里,也迎来了省、市各个相关部门考察团,问诉求、破难题,人们相信,下一个春天不会再错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