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改革开放四十年 看金华如何辉煌跨越
2018年09月28日 10:40:35 来源: 金华晚报 记者 倪国栋

  站在新的起点,回首四十年金华发展之路,用“跨越”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华夏。198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浙江省撤销金华地区实行市管县的通知》。从此,金华掀开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十年,金华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蹒跚起步到“策马奔腾”,从一个农村式的城关镇走向现代化城市,从县域经济走向都市区经济,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从“自信自强、负重拼搏、创新创业、奋力争先”的金华精神到“信义和美、拼搏实干、共建图强”的新时代金华精神,改革开放创新的浪潮,层层迭起、奔腾不息,涌现出一个个生活更美好、家园更美丽的“春天的故事”。

  东风四十年,春色铺满园。2017年,金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70亿元,是1978年的393倍;市区常住人口114.6万人,是1978年的约10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是50653元和23992元,分别是1978年的152倍和145倍……一串串数字,背后承载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背后凝聚的汗水和努力真实可感。

  今天的金华,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定改革、扩大开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八八战略”为总纲,迈着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踏上新时代征程。

  看发展,从农业地区到现代化都市区

  1978年的金华是典型的农业地区。当时金华的基础设施薄弱到什么程度呢?据统计,当年全地区(含现衢州市)农牧业等六大类别的基本建设总投资才685万元,其中金华市本级为131.8万元,而市本级实际用于城建上面的资金仅为67.3万元。

  改革开放后,得益于“市管县”体制的施行和1986年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金华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升温。

  1985年,金华市区总人口26万,城市人口11.6万,建成区面积11.5平方公里;当年用于城市维护和建设资金762万元。到1992年,城市人口已发展到29.7万人,建成区面积达15.5平方公里。

  1992年,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政府对城建资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到2000年,市区城市人口已达35.89万人,建成区面积34.04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长178公里、284.93万平方米;桥梁59座;公园15个;饮用水质量全省最佳。

  这一时期,有一个金华人不得不提的自豪时刻:1997年12月28日,沙畈水库竣工。此后,金兰、安地、九峰等水库的陆续建成,为金华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明显的优势,为金华百姓安居提供有力保障。

  2000年,市城开公司成立运作和“撤销金华县建立金东区”,让金华城市化的进程飞速发展。2002年,金华城市总体规划的获批,城市化快速超常规发展。市政府抢抓机遇,每年筹资十多亿乃至数十亿元人民币用于城市建设,搭建了市区“一中两翼两三角”的建设格局和一、二环线的道路框架,结出了城市化的累累硕果。到2005年,市区城市人口达44.31万人,建成区面积达63.78万平方公里。城市道路405.04公里、843.1万平方米;桥梁81座。2006年9月,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意见》出台,金华的城市化脚步进入平稳健康发展阶段。

  ……

  四十年来,金华以交通、通信、水利、电力等为重点,加快推进城市群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步伐。这一时期,各县市发展的特色也非常鲜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造就了金华民营经济的辉煌。但站在“十三五”的新起点上,城市化水平、改革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靠的不仅是硬件升级,更需要与经济“内核”的相适应与共同驱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都市区经济转型亟须破冰破题。

  眼下,践行新时代金华精神活动全面展开,“九场硬战”全面打响,这正是金华“打造增长极、共建都市区、当好答卷人”的致胜之道。

  看生活,从物资匮乏到繁荣宜居

  1978年,市政府机关在市区解放东路。从解放东路往西市街、胜利街是江北老城的核心区域。那时,浙赣线从金华城区穿过,火车通过,就堵成一片。

  1978年,东阳横店还是个贫穷的小山村,当地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歌:“抬头望见八面山,薄粥三餐度饥荒,有女不嫁横店郎……”同样这一年,被誉为“中国国际名村”的东阳花园村,村民人均收入仅为87元。

  1978年,义乌稠城、廿三里两镇的农民自发地在镇区马路两侧摆起地摊,逐步形成“马路市场”,这是义乌市场的雏形。

  上世纪80年代,永康如雨后春笋出现了诸多日用五金生产家庭作坊。到了90年代初,私营企业数目迅猛增长,五金行业的产量成倍增加。

  1978年,金华各县市之间被群山阻隔,交通不便。走路,是大多数人的出行方式,翻山越岭是家常便饭。那时,有一辆自行车就可以自称“有车一族”了。市区道路,多数还是给自行车骑的。

  改革开放后,金华城市街头多出了排放黑烟的小面包车。私家车就像BP机、大哥大一样,在生活中从罕见变得习以为常,2016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平均每百人拥有汽车26.7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正在成为道路上的“熟面孔”。驾车,已成为人们惯常的出行方式。

  2003年的“乡村康庄工程”,2011年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2016年全面创建“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2017年实现“农村客车村村通”……改革开放以来,脏兮兮、交通闭塞的农村成为历史。“村路硬化到地头,公共交通到村头,游客民宿到门头”已是新业态,越来越多的农村成为“网红村”,将民宿经济发展的如火如荼。农村已变成有精神高地、有浓郁“乡愁”、有硬件设施的幸福家园。而近年来,“金东乡村绿道马拉松赛”“磐安中药寻宝越野公开赛”等乡村运动旅游活动接连举办,既展现了人们追求健康品质生活的理念,也反映了当代农村蓬勃朝气的风貌。

  东阳、义乌、永康……改革开放以来,金华人凭着努力和智慧,用拼搏和汗水,走出一条有声有色的致富路。全市也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大市”,有成交额超亿元市场74个,超百亿元市场5个。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是世界第三大五金产品集散中心,东阳木雕城是中国最大的木质工艺品和木雕红木家具市场……金华还积极投身一带一路的建设,从“义甬舟”到“义新欧”,抢抓机遇打造连接海陆丝绸之路的战略双通道。2017年,金华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24位。金华还是《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设立以来,唯一一个连续9次上榜城市。还有着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科学发展十大优秀城市、中国现代服务业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最安全城市等荣誉称号。

  站在新的起点上,金华正在大力实施“群城聚市、实业兴市、创新强市、开放活市、环境立市”五大战略,更加美丽的改革开放发展画卷正在徐徐打开。金华人民有理由相信,明天呈现的,将是金华在全省发展中争先进位的新局面,将是金华高质量发展的艳阳天。

标签: 金华;改革开放;农业地区;城市化;新时代;东阳;永康;城市总体;... 责任编辑: 蒋敏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