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璐怡 通讯员 吴小华)11月2日上午9时多,义乌稠江街道昌德社区调解室内气氛紧张,一场因劳资问题引起的纠纷正在调解。当事人小李是从贵州到义乌打工的,来调解室前,小李担心自己来自外地会吃亏。但到了现场,她一下子放宽了心。原来,现场除了有社区人民调解员坐镇,义乌市某彩印厂董事长、温州人陈民俊,义乌某公司党支部书记、山东人曹同波等4人也专程赶来,他们有个共同身份——社区“外来建设者”调委会成员。在众人合力调解下,不到11时,当事双方就各让一步,握手言和。
昌德社区外来人口有2.5万余人,是常住人口数的近10倍。五湖四海的人汇聚这里,因背景、习惯等不同,矛盾纠纷时有发生。近年来,义乌积极探索“以外调外”新模式,建立健全调解网络,在镇街、村社各级成立外来人口调解队伍,并在义乌国际商贸城新建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一步深化外来人口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
今年4月,昌德社区建立“外来建设者”调委会,经多方推举,5名热心且有威信的“新义乌人”加入了调委会。54岁的曹同波就是其中一员,今年是他来义乌的第19个年头。“很多外地当事人一听我们的身份,就把我们当成了‘自己人’,这对调解工作是很有利的。”曹同波是一家公司的党支部书记,平时也会做调解工作,在这里他学到了不少新招,“我们上岗后会定期接受法律、调解技能等学习培训,参与调解事件多了,平时处理公司的矛盾纠纷也更得心应手。”
这同样也是阿富汗商人阿兹兹的感受。来义乌经商15年的阿兹兹是个“义乌通”,2016年他听朋友介绍,义乌国际商贸城有一个名为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热心公益的他主动申请加入。“我们来中国做生意,学会与中国人相处、融入到当地的环境很重要。”不久前,说着一口流利汉语的阿兹兹就顺利调处了一起也门外商与中国商户的贸易纠纷。
“最初让外籍人员加入调委会,是为了解决语言问题。”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陈津颜说,他曾遇到经营户、采购商、贸易商、海运方均来自不同国家的尴尬情况,语言、文化的不同增加了调解的难度。“现在,这些外籍调解员都至少掌握3种语言,不仅破除了语言障碍,还增添了调解亲和力和公信力,提高了调解成功率。”陈津颜说,人人参与进来,真正让矛盾不出市场,这也正是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体现。
5年来,义乌市外来人口调解组织共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847起,调解成功1773起,调解成功率达96%。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