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日报12月27日讯(记者 张帅)居家养老服务,是金华的民生创新。今年上半年,市人大邀请第三方机构对市区的一项绩效评价显示,有41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运行不正常或关停,使得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未能达到预期的全覆盖。市民政局接到市人大审议意见后,立即协调各区进行整改规范。截至11月底,41家机构全部恢复运行。
作为“国家账本”,政府预算关乎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福祉。以绩效作为“刻度尺”,可以丈量财政专项支出成效。在金华,这把“刻度尺”变得越来越精准。2016年以来,市人大探索财政专项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对保障房建设、农村污水整治等10个项目逐一过“秤”,共涉及22.2亿元财政专项资金,较好发挥了人大对政府重大工程和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的推动效应,对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和财务制度建设的规范效应,以及对机关部门效能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激励效应。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这是首次将预算绩效管理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今年3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金华人大的做法高度契合了中央精神,受到省人大的充分肯定。今年8月,该做法获评首届“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奖”。
不让预算监督“走走过场”
今年初,市人大组织开展4个重大财政支出项目的第三方绩效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总体情况尚可,但随后直言不讳指出的问题让接受评价部门的负责人“出了一把汗”:一些部门绩效主体意识不强,预算编制不够科学,有的项目前期工作不够扎实,有的甚至匆忙上马,导致资金使用绩效不理想。
这是市人大连续第3年对财政专项支出绩效开展第三方评价,从起初的摸索到如今的逐步深化,以“第三方视角”检视预算管理已经成为金华人大监督的新常态。金华的探索在全省尚属创新。
金华安泰会计师事务所是最早参与绩效评价的第三方。从2015年前期筹备开始,事务所主任夏祖兴全程参与。他说,这些年,随着市政府对财政专项支出使用情况的重视,一些原本不够规范的问题已经得到整改。但是,财政专项支出涉及诸多细枝末节,仅仅由财政、审计部门“守门”还不够,稍有不慎,容易出现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方面问题。
受制于人力、精力与专业能力的局限,以往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按照“谁用款、谁担责”原则,由资金使用主管部门、资金具体使用单位开展绩效自评,再由财政部门对自评质量进行评估,或者由财政部门选择部分重点专项,委托第三方开展评价。尽管财政等部门在财政资金管理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可这种由财政部门或具体使用部门自己组织或主导的内部评价,公信力会受到群众质疑。
“钱袋子”用得好不好,始终无法形成明晰的判断。
此外,新《预算法》把“讲求绩效”纳入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如何打破“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现象,提升绩效评价公信力?市人大经过充分酝酿,决定在监督中引入第三方评价。
“第三方评价是一种必要而有效的外部制衡机制,借助第三方力量,人大可以站在更加中立、公正、专业的角度进行评估,避免预算监督有时出现‘走走程序’‘走走过场’问题,从而为人大监督奠定更加客观真实的基础。”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胡文君说,第三方评价能够推动预算监督由程序性审查向实质性审查转变,提高人大监督的实效和权威。
让第三方评价“切中要害”
如何让评价程序和结果真正公平公正,使受评部门服气,群众又信得过?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一番制度设计。
梳理3年参与评估的第三方,一个共同点是都与被评价单位没有隶属关系或利益关系。胡文君说,他们在选择标准方面主要做到“四看”:机构行业影响力、机构专业匹配性、机构社会诚信度、是否列入政府采购范围。这是市人大把好协议委托关的原则做法。含此在内,本着“先试点、再推行,边探索、边完善”创新精神,市人大在实践中摸索了“六步工作把关法”。
除了把好方案制定关,市人大做好项目筛选关:先由财政部门提供备选项目,再由人大财经委研究提出具体建议,提交人大主任会议研究确定。在选择评价项目时,主要瞄准人民群众关注度高的重大民生建设项目、政府投资额度大的重点工程项目和经济社会影响面大的重要财政专项资金使用项目,最大程度提高评价效果、传递示范效应。
在评价体系方面,市人大把好指标设置关和质量管理关,要求第三方围绕整个项目的绩效目标,科学搭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并尽量使指标的评价标准及分值权重能够兼顾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客观反映项目决策、管理、实施的整体情况。而且,评价报告要真实反映情况、如实披露问题、客观评价绩效,评价机构要对评价报告负法律责任,牢牢把握评价工作的质量生命线。
市政府也全力配合市人大第三方评价探索,协助做好遴选项目、前期准备、过程跟踪、业务服务等工作,督促相关部门单位根据评价结果整改落实,整改情况及时报市人大常委会,并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上汇报。在今年的人大审议意见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尹学群专门批示“人大的审议意见整改要高度重视,迅速落实”。人大、政府的同频共振,已经形成一股强大合力,推动着金华财政专项支出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在2017年的3个评价项目中,“体彩公益金二次分配”项目存在目标不明确、制度不健全、资金使用率低、考核力度不够等问题。市人大将第三方评价问题和人大审议意见,第一时间向政府部门通报,并要求认真整改落实。随后,市体育局修订了体彩公益金资金分成管理办法,成立了财务核算分中心,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支出。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志身说,人大针对评价发现的问题,紧盯不放、一督到底,把好问题整改关。属于制度建设的问题,修订完善制度;属于执行层面的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对于倾向性的问题,列为日后监督重点,必要时启动延伸检查,推动政府部门举一反三、一一整改,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绩效。
人大监督带来“鲇鱼效应”
市人大开展绩效第三方评价,不但履行了自身的监督职能,而且有效落实对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的倒逼、问责作用,通过贯彻预算单位“谁支出谁负责”和“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进一步提升了预算单位在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责任意识,“鲇鱼效应”也由此发生。针对科技创新资金整体安排缺乏统筹性问题,市科技局提出加强对市财政资金支持技术创新统筹规划的整改措施,积极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建立财政、科技、经信三方会审制,避免财政资金对同一个项目重复资助。
另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人大监督、社会监督的实效。
在闭会期间,各级人大常委会开展预算监督也通常是靠财政部门报送的月报表来掌握情况,而月报表反映的是各项支出的大数,具体支出项目并不清楚。人大代表也未必能看懂厚厚的财政报表。绩效评价工作专业性强、难度大,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为人大监督提供深度的专业支持,推动了预算审查监督由程序性审查向实质性审查转变,提高了监督的针对性、有效性。同时,第三方机构的参与,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借助了社会专业力量,更重要的是拓展了社会监督的渠道,提高了评价对象和社会公众的认可度,体现了“为群众代言、由群众评判”的监督理念。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锦朝说,金华通过探索财政专项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外部与内部,即人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有机结合的绩效评价管理机制,进一步拓宽绩效评价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的内外部监督,保障资金监管与使用的有效性和合规性,评价的积极促进作用和效果已经显现。可仍然存在开展项目少、覆盖不够广、可选择机构不多等现实问题,下一步市人大将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入手,进一步改进工作流程、完善评价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考核监督,不断深化财政专项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工作,着力提升预算监督工作水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