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高校建设加速推进 聚优增效构建发展内核
金华市一年新增国内知名高校合作项目24个
2019年01月29日 16:10:13 来源: 金华新闻网-金华日报 王妃

  开栏的话: 2018年6月22日,在金义科创廊道建设全面启动一周年之际,金义科创廊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揭牌成立。一年来,金华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科创廊道建设的重大部署,抓住加入G60科创走廊的重大机遇,大抓平台建设,培育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资源,积极推进金义科创廊道建设各项工作,实现了起好步、开好局的目标。

  近年来,金华大力实施创新强市战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紧紧围绕“全面小康、浙中崛起”总目标和“打造增长极、共建都市区、当好答卷人”总要求,坚持创新驱动首位战略。通过规划建设金义科创廊道,致力于打造科技人才资本充分涌流、产城融合发展,代表都市区未来、体现地区先进生产力水平的金义黄金主轴和科技产业高地。

  建设金义科创廊道,是金华推进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是金华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的主抓手,是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是提升都市区品位和产业层次的大平台。即日起,本报开辟科创廊道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科创廊道在金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的战略支点作用。

  金华日报1月29日讯(记者 王妃)渣土车来回穿梭,工人们忙着搭建设施,创建标化工地……这是记者1月28日在义乌佛堂镇双江湖建筑工地上看到的景象。在这个占地550亩的核心区域,不仅将诞生义乌首所国字号本科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而且作为义乌未来科教区的核心,这里也将成为高校、人才项目的集聚点。

  这所由义乌市政府和中国计量大学全面合作的高校,自去年4月正式签约以来就备受瞩目。据悉,双方将构建“政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合作模式,共建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中国计量大学国际标准化学院、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标准创建示范中心等创新创业载体。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6000人,远期全日制在校生规模8000人以上。目前该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在2020年9月,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将整体搬迁到义乌。

  除了中国计量学院合作项目外,去年3月,义乌还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签订合作协议。目前已注册成立国科大一带一路研究院,首批MBA招生报名工作已完成。

  高校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名片。2018年以来,义乌市加快引进国内外一流高校的步伐,跑出了高校项目建设“加速度”。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王国成介绍,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下,义乌市场正在朝“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转型。然而,人才支撑的不足已成为制约义乌创新发展的瓶颈。对此义乌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十三五”期间把引进大学作为重点,计划引进3至5所高校,补齐短板,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

  对于这项全新的、毫无工作基础和工作路径可借鉴的工作来说,义乌市在高校引进模式、路径探索上不断学习总结,摸索出了一套校市融合、产业共建之道。

  据介绍,在开展储备、对接、遴选高校合作资源等一系列工作过程中,义乌采取了“广撒网、快排查、点突破”的策略。相关部门先后走访对接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50余所各梯度层次的大学。“在不断地摸排、深入调研的过程中,及时对招引项目进行分类对待,不合适的项目及时终止,合适的项目继续跟进。这些‘面’上的摸排工作,为后面有针对性的‘点突破’的对接洽谈奠定了基础。”王国成介绍,目前义乌还积极与复旦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进行对接洽谈。其中与复旦大学合作共建的“一院三基地”有望在近期签约。

  自去年以来,金华各地积极推进政府与国内高校院所开展合作,成效明显:金华理工学院纳入浙江省“十三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东阳广厦建设职业学院启动专升本有关工作;横店集团和上海戏剧学院、美国普瑞特艺术学院接洽合作创办横店电影学院,目前各项对接筹建工作正有序推进……来自市科创廊道办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金华新增地方政府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项目24个。

  “高校可以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人才支撑。”市教育局职成高教处处长金尚昶认为,随着高校的引进,人才的满溢效应越来越明显,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后服务于金华的各行各业。

  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更好地提高人才保障,金华不断完善科创廊道人才专项政策,专门出台《智选金华优秀高校毕业生集聚工程实施细则(试行)》《关于加强外国人才引进工作进一步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方案》以及“金领511计划”等系列政策。廊道内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8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引进顶尖人才24名,领军人才62名,人才层级和数量均创历史新高。还与来自英国、德国、意大利的国外专家达成合作意向15项,成功引进海外院士1名。下步,金华还将大力引进和培育高水平人才团队,拓宽人才集聚渠道,完善人才引培政策。

  对此,市科创廊道办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金华资源要素丰富,后发优势良好。未来,依托科创廊道内各种优势平台,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各大院校合作,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创新驱动中的核心作用,构筑起廊道产业创新生态。


标签: 高校;市校合作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