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综合救助,寻求救助效益最大化
2016年07月23日 16:47:49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戴纯青 通讯员 吕皓

  浙江在线7月23日讯 “这一年,我们家陆续收到的各种救助有一万多元,现在基本生活已经不是问题了!”家住秀洲区新城街道的王女士欣慰地说。王女士和丈夫都有一级视力残疾,去年,他们的盲人推拿店因经营不善倒闭。依靠两人外出打工的每月2080元总收入,两个重度残疾人和一个年幼的孩子勉强维持生活,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最低生活保障守住“安全线”

  去年8月20日,王女士向街道提出了救助申请,希望获得救助。

  “街道收到申请后,我们对王女士家的经济情况进行了入户调查,确定了这户家庭属于低保边缘户范畴,及时进行了民主评议提出初审意见,并进行了公示。”新城街道民政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嘉兴市与秀洲区的相关规定,凡持有本市常住户口,未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以下,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相关规定的家庭,可列为低保边缘户。

  王女士一家人均月收入为694元,略高于嘉兴市本级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664元/人·月)。经过秀洲区民政局审批,他们顺利地申报为低保边缘户,并纳入了低收入家庭救助。根据相关政策,王女士一家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补贴金,由于是夫妻俩均为重度残疾人,他们获得的是全额补助。

  “2014年开始实施的《浙江省社会救助条例》首次把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纳入到了社会救助的范围里,加大了对这部分人群的救助力度。”嘉兴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像王女士家这样的残疾人低保边缘家庭,能够享受到涵盖生活多方面的救助措施。

  全方位救助撑起“保护伞”

  王女士一家具体能够享受到哪些方面的政策补助?

  据了解,在医疗救助方面,嘉兴市本级户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持《最低生活保障证》自负医疗费用按80%进行救助;对于王女士家这样的低保边缘家庭,则可持《城乡低收入困难家庭援助证》,自负医疗费用按60%进行救助。

  同时,随着基本生活费用价格的上涨,为缓解困难群众的生活压力,我市从2010年开始为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作为城乡低保边缘对象,今年第一季度,王女士一家也与其他补贴对象一起,享受到了物价补贴。

  低保与低保边缘家庭的吃饭问题解决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怎么办?记者从民政部门了解到,除了最低生活保障金,目前国家对符合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还会给予一定的教育救助与住房救助,对于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还会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办法,给予就业援助。

  此外,对于因生活必需开支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国家还将给予临时救助。

  多管齐下助力改善生活

  除了以低保边缘家庭的身份享受民政救助,像王女士一家这样的残疾人困难家庭,还得到了更多来自社会的关爱。

  按照嘉兴市、秀洲区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的相关措施。具有本地户籍,并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残疾等级为二级(含二级)以上、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镇或农村低保标准150%的重度残疾人即为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的实施对象。王女士一家的情况符合这一标准。作为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低保标准100%至150%之间的持证重度残疾人,参照低保标准,王女士夫妇可全额获得重度残疾人低保补助金,并享受相关的医疗救助及其他社会救助政策。此外,王女士的儿子符合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救助,也能享受一定的生活补助。

  据统计,目前,王女士一家每月可获得低收入家庭残疾人最低保障金1328元(全年15936元),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补助每月166元(全年1992元),各类补助多管齐下,全家人的生活渐渐步入了正轨。

标签: 救助;生活保障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