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6日讯 “如今去看病,不仅走的路少了,享受的服务也更好了。”这是不少桐乡市民在就诊时真切的感受。医改好不好,关键看成效。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委作出的“双下沉、两提升”重大决策,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医务人员下基层,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就医满意度不断提升。
接轨沪杭再提速
7月底的一天,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了一位病情危急的年轻患者。当天上午,这位小伙和朋友从上海驱车前往乌镇游玩,在途中突然呕吐了起来,随后出现意识不清的症状,陷入了昏迷的状态。经过检查,初步诊断患者为“脑干梗死、呼吸衰竭”。市一院神经内科医护人员一边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用呼吸机辅助他呼吸,另一边马上与当天恰好在院内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省级专家进行会商,决定对患者实施本院受例高难度取栓手术。手术的过程十分顺利,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通过强势推进“接轨沪杭”战略,越来越多来自上海、杭州大医院的专家来到桐乡“传经送宝”,使我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近年来,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签订医疗卫生战略合作协议,市一院成为邵逸夫医院合作医院,市中医院成为浙江省中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与此同时,市一院、市二院、市中医院等继续深化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儿童医院、妇产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等沪杭三甲医院的合作关系。2014—2015年,我市卫计系统累计达成合作项目41项,涵盖耳鼻咽喉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等专科领域。
资源下沉谱新篇
2014年,濮院镇33岁居民王先生在某工地施工中不慎从高处坠落致伤,入院时诊断“腰1-2椎体骨折”,嘉兴市第二医院骨科专家龚遂良主任医师在市四院外科、手术室、麻醉科等协作下,历时四个小时成功为王先生进行腰2椎切开复位后又施以开窗减压术。对于这次就医经历,王先生感慨万分:“这次受伤这么严重,本来打算要去嘉兴看病,没想到在濮院就接受了嘉兴专家的治疗,真是太好了。”和王先生一样,不仅濮院居民不再“舍近求远”,还有更多的周边乡镇居民也选择在本地就医。
除了将优质资源“引进来”,还要让优质资源在基层“落地生根”。2015年,地处濮院镇的桐乡市第四人民医院也在嘉兴二院原有的托管模式下,继续深化无缝链接,推进托管下沉到医疗组,依托嘉兴二院的特色科室对桐乡四院实行泌尿外科、骨科医疗组托管,新开设骨科病区,并不断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另一方面,我市推行市域内医疗联合体建设,3家市级医院分别与3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建立医联体,实现市级医院的管理、人才、资源、技术和信息向下延伸,目前正积极推进市域内医联体全覆盖工作。
卫生服务广覆盖
这些年来,桐乡人正变得越来越长寿。据统计,去年,我市户籍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80.7岁,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市户籍居民根本死亡原因居前五位的分别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损伤与中毒和心脏病,占到了全部死因的84.65%。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责任医生签约,优先满足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签约需求,促进社区居民基层首诊。此外,全科医生(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公共卫生机构指导团队、疾病自我管理小组等采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方式,提高服务水平。2015年,完成签约服务124850人,签约率18.2%,其中重点人群签约55341人、签约率44.3%,打通医疗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用心守护市民健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