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海宁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 为平阳堰港筑起水质保障线
2016年09月08日 14:52:56 来源: 嘉兴在线—嘉兴日报 记者 俞佩忠 通讯员 贺诗明

  浙江在线9月8日讯 “庵桥港总体良好,水质正常,东段有少许水草需要打捞……”近日,海宁市斜桥镇平阳堰港支流庵桥港河长陆少时在巡河后,便利用APP“智慧河长”软件,把河道情况发到软件上,河道流经的相关村负责人看到了消息之后,立即组织人员落实整改,这一做法已铺开实践,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河长巡河+段长分工为海宁市平阳堰港构筑起了水质保障线。

  据了解,平阳堰港牵涉范围广,流经马桥、斜桥、丁桥、海洲四个镇(街道),全长12.6公里,支流众多,在该市开展水环境治理前,平阳堰港水体发黄发黑,水质一直属于劣五类。如今站在河边,可以看到两岸绿树成荫,河水清澈。数据显示,平阳堰港水质已稳定在四类水标准,水环境得到较大改善。除了运用互联网的力量科学治水,发动全民治水也是平阳堰港水质改善的重要手段。

  2015年初,海宁斜桥镇率先实行“段长制”。平阳堰港在斜桥有16条支流,每条支流都设立一名河长,并把支流分成多段,每段选出一名段长,还给每名段长配备了一名监督员。“段长制”在平阳堰港尝试后效果显著。这样的机制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护水氛围越来越热,“五水共治”被写入村规民约,治水的主体慢慢扩散到了全民。

  “现如今,大家都已经认识到水环境的重要性,破坏水环境的行为越来越少。”有村干部告诉记者,不在河道内洗衣服、洗菜、洗拖把,不往河里扔垃圾,不在河边倾倒建筑垃圾等规定,已牢牢扎根在每个农户心中。

  今年以来,海宁市不断深化“五水共治”,推进全民治水后,在省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中继续保持“优秀”。今年上半年,全市43个“河长制”监测断面均值水质达四类及以上35个,占81.4%,同比提高18.6个百分点。

标签: 治水;互联网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