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为平原地区治水提供样板 嘉兴河长制何以走向全国?
2016年12月23日 09:42:15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应丽斋 陆成钢 戴纯青

  浙江在线12月23日讯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推行河长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到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12月11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播放了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让嘉兴海宁市海洲街道东长社区党总支书记吴云霞有些自豪。当了5年村级河长的她说:“想不到海宁的河长制能推广到全国!挺开心,挺值得骄傲的。”

  也是在12月11日,浙江省环保厅的抽样检测数据出炉:嘉兴全市73个市控以上断面中,五类和劣五类水质比重由2012年的80.6%下降到了6.9%,四类以上水质比重已经达到93.1%。嘉兴省际交接断面的8个进水口和10个出水口,出境水的水质全部优于入境水的水质!

  12月13日,水利部、环保部等国家部委联合召开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的视频会议上,浙江以先行先试的典型代表向全国介绍河长制经验。

  正在嘉兴调研的环保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对嘉兴河长制赞誉有加:“浙江的河长制经验引起我们关注,是因为有嘉兴这么成熟的实践。像嘉兴做得这么有章法、治水有成效的全国没几个,它为平原地区治水提供了很好的样板!”

  “一定要摘掉不合格的帽子”

  嘉兴是鱼米水乡。3915平方公里的总面积,328.2平方公里是水域,交织着1.38万公里的河道,河网面积占8.3%。

  一汪秀水曾是嘉兴的名片,近年来却常常让嘉兴人感慨:“那是回不去的乡愁!”

  ——尊贵的客人远道而来,主人用上好的茶叶款待,客人端起茶嗅了嗅,说:“嘉兴的水是不行,还是喝矿泉水吧!”

  ——经过几番艰苦复杂的协商与谈判,一个有着良好产业前景的外商投资项目意向初步达成。当领着外商去现场踏勘、选址时,先前还兴高采烈的外商皱起了眉头,路边一条污浊不堪、臭气冲天的小河熏得他连话都说不出来。这个项目因此打了水漂……

  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这样的故事总让嘉兴人心痛又无可奈何。当时,全市的河网和湖泊基本上都是五类和劣五类的水体,全市已经找不到合格的饮用水源。身在水乡,竟然没水喝!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嘉兴就向水环境污染全面宣战。2001年3月,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进一步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决议》,全市宣誓要以更大的力度治理水环境。

  然而,持续多年的“万里河道整治”效果并不如意。到2011年,浙江全省11个设区市中,嘉兴成了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唯一考核不合格的城市,被省政府罚100万元!

  在2012年9月11日全市千人治水大会上,嘉兴市领导立下“军令状”:“我们一定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治好嘉兴的水,一定要摘掉不合格的帽子!”

  以此为起点,在嘉兴下辖县级市海宁已试行一年的河长制在嘉兴全市铺开。嘉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包括市委书记、市长在内的各级党政负责人都要带头担任辖区内主要河流的河长,牵头负责所辖河流的水质改善工作。

  随后,嘉兴主流媒体公示了市委书记和市长领衔当河长的16条市级跨流域河道和16条市本级小浜小河。河长们不仅对所负责河道的水质改善目标作出了承诺,接受社会监督,每人每年还拿出了1万元的河长保证金。如果治水不力,河长不仅要被罚款,还要被行政约谈、通报批评。

  风成于上。嘉兴全市1.38万公里的河道,就此实现了“河道包干到人、责任落实到人、绩效考核到人”。嘉兴决策层希望通过一级带着一级干,把治水这项工作抓出成效,让水乡嘉兴重现水清岸绿的美景。

  “嘉兴河长制是一种治水管理机制的创新”

  嘉兴推行河长制的5年间,水环境质量实现了“两个历史性转变”:市域范围内水质由劣五类、五类为主向以三类和四类为主转变;河流交接断面考核由不合格向持续优秀转变。

  “嘉兴的水质变化有这么快?”一个网民的质疑引起了省环保厅的注意。除了日常动态监控以外,浙江省环保厅对嘉兴进行了持续3个月总共36个批次的水质抽样检测。

  检测结果证明嘉兴水质的确在持续好转!一度销声匿迹的二类水在嘉兴各县(市、区)纷纷出现。

  曾经在2013年批示要求全省推广嘉兴河长制做法的浙江省副省长熊建平闻讯后再度肯定:“河长制是一种责任制度,尽管外省也有不少城市在探索河长制,但更多的是一种保洁机制,而嘉兴河长制的本质不一样,它是市、县、镇三级河长制联动,一级带着一级干,一任接着一任做,是一种治水管理机制的创新,值得总结借鉴。”

  嘉兴由党政领导领衔的“包河治水”,在全省率先构建起一人牵头抓总的河长制治水体系,破解了过去“谁都管又谁都管不了”的“九龙治水”困局。目前,嘉兴市共有市级河长18位、县级河长215位、镇级河长1608位、村级河长4136位,全市所有的河道实现监管和治理全覆盖。环保部门每日以短信形式发送水质监测结果,作为河长制月点评、季通报、年考核和保证金奖罚的依据。

  治水中有太多的困局需要打破,比如:怎样打破行政区划的阻隔?怎样跳出“就河治河”的窠臼?怎样统筹干流支流?怎样兼顾生产生活?怎样让岸上岸下一起联动?嘉兴率先提出“全域化治水”的新理念:

  围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实施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打响了“治水攻坚”第一枪,生猪存栏量从273.1万头减少到19万头,农民收入继续稳居浙江省第一;

  围绕工业污水治理,全面开展印染、制革、化工等高污染行业整治,实施工业企业污水全入网工程,全市8847家企业实现全入网,依法关停淘汰“低小散”企业2304家、重点污染企业274家;

  围绕生活污水治理,嘉兴全面推进生活污水纳入管网工程,累计建成城乡污水管网3508公里,城镇污水处理厂14座,日均处理污水121.3万吨;

  对水污染案件“零容忍”,重拳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8140件,处罚金额3.1376亿元。2014年和2015年,258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这个着眼于流域治理,统筹解决岸上岸下、干流支流、生产生活的河长制,让嘉兴面对“十三五”信心十足:“在上游来水达标的前提下,市域主要河流要以三类水为主体!”

  “治水护水我们一起约!”

  站在东横港河沿岸,看到鱼儿徜徉,碧波荡漾,嘉善县姚庄镇横港村党支部书记张林坦言:“4年前,我当这条河的河长时压力很大,不知这一塌糊涂的河,猴年马月才能治好。现在看看,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东横港河是红旗塘的支流,而红旗塘是横穿嘉善的主要河流,全线长20.5公里,西连嘉兴秀洲区,东接上海金山区,最后汇入黄浦江。如果东横港河的水质变差,就意味着汇入红旗塘的水“失守”了。2012年前,红旗塘的水质是五类或劣五类,沿线支流三分之一是黑臭河。嘉兴推行河长制后,市、县、镇、村“一把手”分别担任红旗塘河长,四级同力、上下联动、区域协作、部门统筹、全民参与。

  “目前,红旗塘水质已经稳定在四类了,2017年,我们的目标是三类。”张林说,以前谈起水的话题,村民有很多抱怨。现在,说起家门口的那条河,村民都会点赞,认为“变化确实大”!

  村民们也纷纷自发加入护河队伍。嘉兴市领导领衔的河长制与成千上万“民间河长”形成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互推互促格局。

  海盐县于城镇江渭村72岁的村民沈周法,一有空就会撑着小船四处巡河。他说:“就怕有不良企业趁着夜晚或者下雨河水涨起来时偷偷排污!”

  “我是‘85’后,我是‘民间河长’!治水不光是政府的事情,也不是谁的专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一分力量。”这是海宁青年丁佳宏的“青春宣言”。

  “我的水源地我守护!”长白荡是嘉善县的饮用水水源地,附近的姚庄镇银水庙村5名老党员自发成立了护水队,5年来,巡查风雨无阻。

  ……

  嘉兴由领导领衔的河长制,最终唤醒了全民治水和护水的自觉意识,把广大人民群众对碧水蓝天的期待,化作守护家园的动力,为生态文明建设筑起了最坚固的基石。


标签: 河长制;嘉兴;样本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122334991049614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