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对环境、城市形象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海盐启动了垃圾减量分类三年行动计划,以构建合理有效的垃圾处理体系,实现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进一步提升“三优海盐、美丽乡村、美丽田园、优美庭院”建设,进一步改善我县的城乡人居环境。
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预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次浪潮,将是世纪之交时要出现的垃圾革命。”当前,针对“垃圾围城”这一全球性课题,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通过垃圾分类实现城市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一些发达国家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经高达60%至70%。
国际语境下,海盐自然也不例外,提出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分类收集、分类清运、综合利用”和“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市场运营、社会监督”的垃圾减量分类行动计划,打响了垃圾减量分类这场“人民战争”。
垃圾减量分类,人人都有责。城市是人们共有的家园,谁也不乐意生活在垃圾遍地的环境中。治理好垃圾问题,不只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海盐市民的共同努力,树立垃圾减量分类人人有责的观念,增强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养成垃圾减量分类的文明习惯。
垃圾减量分类,人人须用心。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减量分类不只是一种物理拆拣,更指向生产生活观念的变迁——通过分类让垃圾减量,进而为城市减负。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在分类的基础上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之困。
针对上述目标,海盐正在推行“人人减少垃圾”行动,号召全县人民群众从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上注重减少垃圾的产生量。通过推行“光盘行动”,点合适的餐量,打包吃剩的菜,减少餐厨垃圾;通过推行“手帕行动”,不用或少用餐巾纸,减少一次性纸巾的消耗;通过推行“减塑行动”,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通过推行“环保行动”,让市民百姓少用一次性纸制品和塑料制品……此外,在农村,海盐广泛推行了绿色生态的生产方式,要求广大农户把可腐烂的、能够自然循环的垃圾进行就地处理、自然消化和循环利用。
从另一方面来讲,推进垃圾减量分类,不仅关乎当代人的生活质量,更关乎子孙后代的生存安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优美整洁的家园,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因此,从现在开始,每个海盐人都应以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人人动手、不厌其烦的态度,做好垃圾减量分类这样的身边小事,为净化我们共同的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