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省两会上,“最多跑一次”是最受关注的热词。在嘉兴两会上,“最多跑一次”同样被代表委员所热议。据《嘉兴日报》报道,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公布的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已经有7010项,占全市列入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理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事项的80%。
“最多跑一次”就能办成事,这也可以有?今年初,当浙江省推出“最多跑一次”改革后,不少人心存观望。好在嘉兴用改革的“速度”与“激情”打消了这些疑虑。省两会闭幕不到三个月,省政府出台文件才一个多月,这项重大改革举措就在嘉禾大地全面开花。不得不说,传承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嘉兴人又一次用行动回应了“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时代嘱托。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一些群众对“最多跑一次”就能办成事打问号,是因为太多群众曾“跑断腿”也办不成事。就拿饱受诟病的“审批当关、公章旅行、公文长征”来说,2007年宁波一家建筑企业为制作竞标书,竟然盖了14000多个章,足见这一问题积弊之深。那么,政府部门向自身开刀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何以在嘉兴快速取得突破?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最多跑一次”改革“快速上路”,得益于政府服务理念的提升。对于“放管服”改革,李克强总理形象地比喻为“自我革命”,政府“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割自己的肉难不难?当然难!但是,只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守人民公仆的本色,就能“相忍为国、让利于民”,用权力的“减法”,换取群众满意的“加法”,激发出市场活力的“乘法”。
群众和企业办事难,问题出在流程上,根子往往在体制机制上。换言之,办事难,难在部门之间职责不清、事权交叉,互相推诿扯皮。嘉兴力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将部门分设办事窗口整合为投资项目、不动产交易登记、商事登记、社会事务、其他综合事务等窗口,实现了跨越部门的“一窗式”审批。群众和企业办事,不同部门之间实现了全链条衔接,效率和速度自然就上来了。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必须以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借力“智慧城市”建设,我市积极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一方面推动不同部门间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实现婚姻登记、社保信息、公积金账户信息等事项网上预约查询;另一方面,综合运用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快递收发、线上支付等手段,整合资源、再造流程,让群众“不用跑一次”也能办成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