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全面接轨上海” 老话题新思路
2017年04月21日 09:47:49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骆颖叶

  嘉兴与上海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早在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与上海国企的“联姻”,率先开启了沪嘉两地接轨的先河;1992年,嘉兴正式提出接轨上海的工作思路;2004年,嘉兴开始作为浙江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承接上海辐射的“门户”。

  2016年3月29日,“接轨上海”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浙江省批复嘉兴市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到2020年,我市将成为上海创新政策率先接轨地、上海高端产业协同发展地、上海科创资源重点辐射地、浙沪一体化交通体系枢纽地、浙沪公共服务融合共享地,为全省全面接轨上海提供示范。

  如今,“接轨上海”这一老话题又一次成了“两会热词”。如何更好地接轨上海?会场内外,大家纷纷建新言、献良策,欲助“对接轨道”更宽敞、更高效。

  多措并举 推动接轨“稳步快跑”

  杨成跃 嘉兴市合作交流办副主任

  在嘉兴,五成以上的农产品供应上海,六成的游客来自上海,七成的高层次人才引自上海,八成的工业产品中转上海,九成以上的项目源自上海……去年,我市开全省先例,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合作联合建立八大诊疗中心,市社保局与上海长海医院、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实现点对点医保异地联网结算,此外,嘉兴市民持市民卡或新版公交卡,就可以畅行上海地铁、公交、轮渡等,“与沪同城”红利不断释放。

  上海这一产业大平台,还为我市带来了丰富的“大、好、高”项目。去年,我市共引进内资项目220个,总投资183.9亿元,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20%、112.6%;外资项目117个,实际利用外资14.18亿美元,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7%、177.25%;来自上海投资的浙商项目82个,总投资10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43.3%。

  嘉兴在接轨上海的道路上“稳步快跑”,究其原因,得益于我市多措并举,打好了一套毗邻地区交流机制、沪嘉横向协调机制、内部纵向统筹机制的接轨“组合拳”。

  沪嘉两地毗邻,我市顺应上海“毗邻区同城一体化发展”趋势,加强与沪交流。在嘉善,我市与上海共同推进“沪浙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021电话实现全覆盖;在平湖,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科技园)被列入浙沪合作重点支持项目。两地均开通了至上海的直达公交专线,打通沪嘉两地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

  横向上,我市按照“两个无差别三个更好”的要求,开展规划编制,开展我市与上海相关政策、规章制度以及办事规则差异专题研究,加强与上海市各类规划对接衔接;双方还建立了交流互访机制,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带队赴上海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联系对接工作。各地与上海相关主体结对联系,开展互访交流。此外,加强我市驻上海联络处及各县(市、区)驻上海工作部工作力量,充分发挥联络服务、招商(才)引资(智)、信息收集职能。

  纵向上,我市列出50个工作项目,10个重点项目,按照“具体化,项目化,节点化”的要求,画出路线图,列出时间表。同时把深化接轨上海工作纳入对市级部门、各地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并开展专门的督查检查,在实际的督查考核中,突出“真抓真考核”。

  交通先行 构建水陆空综合对接体系

  章剑 市人大代表 嘉兴市发改委主任    

  交通是国民经济“先行官”,也是嘉兴接轨上海的关键之举。经过长期努力,我市市域内已形成“三纵三横三连”的高速公路网络;高速铁路已贯穿市域三县两区;航空港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现在嘉兴往返上海,交通已经非常方便,在交通接轨上海方面,我市已经取得阶段性成绩。”章剑表示。但他同时也坦言,和苏州、南通等江苏南部城市相比,我市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南通,在苏通大桥、崇启大桥通车后,南通成了近十年来江苏省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南通在加快推进与上海对接的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值得嘉兴借鉴学习。

  为此,今年我市将抓住上海大都市经济圈建设契机,着力形成与上海全向对接,实现水、陆、空全面发展的格局,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水上,我市将积极推进申嘉湖线、杭平申线、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的改造;空中,力争年内完成嘉兴军民合用机场可研报告批复。陆地上,公路、铁路、轨道交通多点开花。公路方面,今年我市将与上海金山区共同推进G228国道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平湖、嘉善至上海的公路项目,且在年内开通2条以上平湖、嘉善至上海毗邻地区的公交线;铁路方面,我市将配合做好沪乍杭铁路各项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完成项目工可批复;轨道交通方面,年内将完成沪嘉两地轨道交通接轨规划方案编制。

  “嘉兴距离上海很近,但我们还想更近,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如今,嘉兴每天有186班火车到上海,嘉兴南站每20分钟就有3次班车开往上海,高铁实现公交化,沪嘉两地的交通速度不断提速。但同时应该看到,在便捷的市际交通对比下,市内交通反而显得拥堵和低效。”章剑说。

  据统计,2013年至2016年,嘉兴的小汽车保有量每年都以10%的速度增长,市区高峰时的车速只有25公里/小时。从嘉兴南站坐车到上海只需要20分钟,但从市区到嘉兴南站就可能花上半个多小时,大大减弱了嘉兴市民的“同城感”。

  章剑介绍,以往缓解交通压力,缓解通勤效率,通常采取鼓励乘坐公共交通的方式,但是综合2013年至2016年的数据来看,我市公交车数量平均每年增长8.1%,但是乘客数却平均每年下滑5.27%,公共交通的发展遇到瓶颈。

  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我市正积极规划轨道交通。轨道交通运力大、不堵车、效率高,在苏州、南通等地都已成“标配”。如今,嘉兴的轨道交通建设也已提上日程,预计到“十三五”末,我市基本具备轨道交通开工建设的条件。另外,我市还将建设快速路,今后,通过快速路即可快速到达嘉兴南站、火车站、各高速入口等交通枢纽,大大降低往返上海的时间成本。

  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身边多了许多分时租赁汽车的充电桩,这也是我市为改善市域交通压力而引进的“共享汽车”。据悉,我市今年将投放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800辆,建设网点200个。“选择共享汽车,既享受了私家车的方便,也省去了坐公交车的麻烦,还做到了环保。”章剑说。

  人才助力 打造嘉兴经济发展“最强大脑”

  刘敏  市政协委员 浙江维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电影里的一句台词,让人们记了很多年。人才科技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背靠着上海这一座巨大的人才、科技储备库,如何让人才“愿意来、来得了、留得住、干得好”成了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近年来,我市加大面向上海的引才力度,深入实施“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愿意来嘉兴、留在嘉兴的人才越来越多。据了解,2016年,我市共引进上海高层次人才280名,吸引215名上海高层次人才申报“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入库上海高层次人才及项目信息683条。全市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13家。

  三年前,刘敏从德国留学归来,考虑到创业初期的成本,他将创业首秀选在了嘉兴。最近,他有一家新公司正在成型中,上海某国企将为其注资,并派来了技术与管理人才。

  “作为一家科技企业,我们对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很大。”刘敏坦言,公司在招引人才时遇到了瓶颈,特别是技术骨干一直有缺口,但所幸缺口在不断缩小。

  招才引智,为嘉兴区域经济发展打造“最强大脑”。为了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刘敏建议,要先从提升基础设施入手。“上海的高房价、高生活成本,不断推动着不少高层次人才进入上海都市圈城市,如果嘉兴能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出开通城际列车等举措,这些对人才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刘敏说。

  另外,他还建议“以市场换人才”,由人才工作部门牵头,加强领军人才企业与当地传统企业、产业市场的对接,建立常态化、机制化的技术、市场对接渠道,可分行业、分平台、有重点、有阶段地推进对接。

  留住人才,发展人才,然后还要“以才引才”。政府可以提供针对性的人才服务团队,增强人才归属感,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和更多人才落户嘉兴。

  会展承接 撬动1:9高带动系数

  郭峰 市政协委员 浙江比华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因为工作的关系,郭峰每年参加家居装备、智能装备的会展多达几十次,足迹遍布全球,其中,去的最多的是上海的会展。

  郭峰从中看到了接轨上海的又一种可能性——接轨上海会展,发展我市会展经济。

  会展业与旅游业一样,同为“无烟经济”,不仅会展本身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专家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为1,相关产业收入则为9。另外,会展经济有利于聚集国内外企业,不仅方便企业向外展示产品和形象,也为政府的招商工作搭建了平台。

  上海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海内外极高的知名度和丰富的会展资源,每年都会举办上千场各行业展会,吸引全球各地的厂商参展,积累了充足的大型会展举办经验,拥有众多的全方位专业人才,会展经济发达,被誉为亚洲会展之都。但因为上海的快速发展,存在着交通限行、酒店价格高、会展成本高等问题,这也需要周边城市来帮助其缓解这些压力。

  而嘉兴市本级及各县(区、市)均有会展场馆,硬件基础完善;还拥有海宁皮革、桐乡毛衫、平湖服装等国内外知名的产业,产业基础扎实,拥有承接上海会展的现实基础;而嘉兴的场地成本、酒店餐饮等成本均远低于上海,承接上海会展的配套设施优势突出。特别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嘉兴的知名度和举办大型会议的经验在不断提升,因此,承接上海会展资源嘉兴也具备不俗的软实力。

  郭峰建议,我市要抓住设立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的“天时”,结合特色产业,积极承接上海会展资源,发展我市会展经济。为此,我市可以成立专门的会展发展小组,负责会展经济推进工作,向上海会展行业取经学习,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公司入驻嘉兴;同时,举办具有全国甚至国际影响的展会,扩大嘉兴会展知名度,形成嘉兴会展的品牌效应。

  图为连通上海的嘉善县枫泾塘桥工程。本报资料图片 摄影 胡凌翔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海盐县人民医院“与沪同城、接轨上海、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合作签约仪式”举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带领11名主任医师前来海盐为有需求的患者免费义诊。

标签: 上海;嘉兴;会展;人才;轨道交通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