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南湖区城乡卫生监管中心了解到,日前,全区首批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名单已经出炉,将按照更高标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此外,南湖区建筑垃圾处置点选址工作等也在同步推进,力求补齐垃圾分类末端处置的“短板”。
垃圾分类,关系着老百姓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着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今年的南湖区两会上,人大代表以票选的形式,将垃圾分类选为年度民生实事项目。
“今年,围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垃圾处理总目标,我们将继续深化分类减量、提升分类质量、提高处置能力等工作。”区城乡卫生监管中心副主任封晓华介绍。早在2015年,南湖区便出台了《南湖区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在城区7个街道全面铺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截至2016年底,全区已有422个小区配备了分类垃圾桶,80%的机关事业单位和100%的区属中小学及区属国有企业已基本落实垃圾分类工作,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
结合区域实际和省住建厅的要求,一季度,监管中心已选定中央花园、中山怡和园、信达东郡、皇都花苑和御溪花园作为全区首批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试点,前不久,一批可回收垃圾细分设施已进驻这些小区。
昨天下午,记者在中山怡和园小区北面主干道路口看到,几个不锈钢连体三分类桶已投入使用,箱体上标明了金属类、玻璃类和其他可回收物,封晓华介绍:“这是对之前小区里可回收垃圾桶内资源的再细分,以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的回收率,原则上每十天相关环卫单位会对这些细分设施进行一次收集。”
此外,新版的《南湖区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也在紧锣密鼓修订中。出台后,南湖区的城区垃圾分类工作将更有规可依,而上述5个试点小区也将按照新的标准有重点地开展该项工作,成为区域内小区垃圾分类的样板。
垃圾分类是一场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涉及每个家庭和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南湖区在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存在分类质量不稳定、不平衡,市民知晓率与参与率不高、中末端处理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为了补齐这些“短板”,相关部门也是“撸起袖子”,落实了一系列措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