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资倍增做“加法”,淘汰落后产能做“减法”,创新驱动做“乘法”,降本增效做“除法”。海盐围绕供给侧结构改革,出台了一批实质性政策,精准做好“加减乘除”运算,推动海盐工业经济发展迈向新台阶。1至4月,海盐县工业生产性投入累计完成42.73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技改投资累计完成35.75亿元,同比增长60.9%,两项增幅均居全市首位。
“加法”:扩大效应促倍增
为了有效拉动经济增长,海盐在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培育主体上加足马力,做好“加法”。立足现有核电关联、变频器、节能环保等优势新兴产业,调整、完善产业图谱和招商图谱,以产业图谱明确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产业,以招商图谱锁定产业链关联知名企业。1至4月,全县引进县外内资项目116个,其中当年新引进项目23个,当年实到县外内资26.4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4.1%;其中当年新增注册资金10.56亿元。
项目引进之后,海盐加强服务,促进项目加速落地。今年1至4月,县级重大工业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0.53亿元,完成进度的25.8%;项目备案实现100%提速。
“减法”:倒逼升级行更远
在工业前行的道路上,甩掉“包袱”才能跑得更远更稳健。为了淘汰落后产能,按照“改造调整结构、引进优化结构、淘汰改善结构”的思路,结合工业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深入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1至4月,完成市级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5项,完成任务的71.4%;淘汰落后设备388台(套),涉及淘汰企业46家。
出台《治理“低小散”块状行业专项行动方案》,重点对塑料扣板、紧固件等“低小散”行业进行专项整治,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入区入园发展。1至4月,关停全县塑料扣板企业55家,关停低效紧固件企业25家;整治“低小散”企业(作坊)235家,推动49家中小微企业入园提升发展。
“乘法”:增强后劲添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海盐积极鼓励企业运用智能技术改造提升,增强产业竞争力,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目标,注重特色优势产品质量和功能的提升。对符合工业投资准入要求并符合“机器换人”条件的项目,在原工业生产性设备投资补助的基础上加大补助力度。1至4月,全县“机器换人”项目143个,完成投资30.2亿元。
同时,海盐还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开发新产品。1至4月,新产品产值增速较快,全县新产品产值完成87.1亿元,同比增长14.6%,快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个百分点,对县内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达到38.1%。
“除法”:破解难题助成长
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能为企业的成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海盐着力解决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创新发展,努力保持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海盐组织相关部门向企业提供融资辅导和咨询服务,协调金融机构克服“零风险”信贷的困难,找准风险与利润的结合点。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增信解难,海盐县建立了5000万元扶持小微企业专项基金,实施增信和风险补偿,去年发放100笔共计1.99亿元贷款。
为进一步密切服务企业,海盐“企业事马上办”在线平台正式运行,进一步打通政府和企业之间联系沟通的“最后一纳米”,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去年全年共走访联系企业3200家次,实际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超1000个。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