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多措并举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步路”
2017年05月23日 09:45:57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张帅 通讯员 徐丹丽

  “以前都说申请法律援助很麻烦,可是万万没想到,现在家门口就能直接申请法律援助,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很方便!”前不久,王店镇红联村村民沈先生来到该镇法律服务中心进行法律援助咨询,对于越来越便捷的法律服务,他啧啧称赞。原来,为使百姓能就近申请法律援助,从去年开始,秀洲区法律援助中心便尝试将法律援助的初审权下放到各镇(街道)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站,为百姓省去跑腿的麻烦,不断提高法律援助效率。今年截至目前,秀洲区法律援助中心已办理刑事法律援助87起,民事法律援助68起。

  “将法律援助初审权下放到镇(街道),正是秀洲区畅通法律服务‘最后一步路’的有益尝试。”秀洲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法律援助的初审权下放后,在各镇(街道)申请法律援助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可以通过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法律援助案件,当事人获得法律援助后,律师可以直接到各司法所现场作为受援人的代理人身份参与调解,为其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

  其实,为了推动法律服务下沉一线,实现百姓“就近办”这一目标,今年1月1日起,秀洲区执业律师驻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制度便进行了全面升级,执业律师到各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现场办公”的全天候模式实现了全覆盖。而今,全区各个司法所成为“微法援中心”,构建起缜密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为来访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现在群众遇到法律上的“疑难杂症”,可以第一时间由驻镇律师进行“诊断”,除了及时解决群众法律难题外,值班律师还能通过全面了解当事人利益诉求,因人而异,正确引导群众依法获得法律服务,如引导经济困难、集体欠薪、工伤事故等确实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走法律援助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为符合非诉讼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在“家门口”办理初审法律援助手续,在“最多跑一次”的基础上缩减路程,便民利民水平明显提升。

  “目前,我们还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详细阐述法律援助申请流程,做好指尖加掌心上的法律微服务。同时,不定期开展农民工绿色通道、工伤职工帮扶、巾帼维权等系列专项维权行动,最大限度为各类特殊群体提供更便捷、专业、细致的服务。”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为了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高效办”,近年来,他们还不断加强与人力社保、法院、检察、公安、信访等部门的协作,实现重大、敏感案件提前介入,涉援事件第一时间办理,防止事态恶化。据统计,2016年,区法律援助中心共承办群体性案件56起,涉及当事人1307人,涉案金额500万余元。

  在方便百姓的同时,也给提供法律服务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秀洲区法律援助中心严把办案质量关,实现法律援助案件“优质办”。“前期,我们通过自愿报名、律所推荐、闭卷考试的形式,在全区范围内选拔了29名执业律师组建秀洲法律援助律师人才库,专门负责区法律援助大厅值班、电话热线咨询服务及各类援助案件承办工作。”区法律援助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除了组建优质的法律援助律师人才库外,秀洲区还组建了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团,对援助案件开展听庭评议与卷宗质量抽查回访,倒逼案件承办人员自觉形成规范办案、完整归档、及时更新回复办案进度等良好习惯,援助案件质量也得到了切实提升。

标签: 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秀洲区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