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声声,夏的意味越来越浓。在凤桥集镇凤起路东段,整齐划一的店面招牌,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谁能想到,原来脏乱差的环境,如今成了一道风景线。在沿线开了十多年食品超市的老板郑成花说:“拆违整治后这里的整体形象有了提升,人行道平整,车辆通畅,生意比过去好了。”
凤桥镇凤起路上的变化是南湖区“三改一拆”工作的缩影。今年上半年,区“三改一拆”办以“两沿两区”拆违百日攻坚行动为抓手,着力为各地小城镇建设拆出空间、腾出美丽。截至6月26日,南湖区累计拆除违法建筑153.16万平方米,完成率191.45%;实现“三改”152.75万平方米,完成率137.61%,半年度“三改一拆”成绩喜人。
“攻坚行动”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为加快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步伐,2月9日,南湖区启动小城镇区域“两沿两区”拆违百日攻坚行动,利用100天左右的时间,全面清理小城镇沿街、沿河、“低小散”企业集聚区和镇村交接区违法建筑、违法搭建等问题。
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各镇(街道)自创拆违“组合拳”。今年5月以来,湘家荡锁定区域内星桥路等10条重点道路两侧违法建筑,通过上门劝导、企业自拆、政府助拆等方式进行攻坚,目前已拆除星桥路沿线企业违建5.6万平方米;5月6日,余新镇出动180余人,对镇区步行街两侧违建进行集中拆除,共拆除违建109处,总计拆违面积1200平方米……
“镇区违建‘硬骨头’被成片拆除,形成了较好的示范效应,让攻坚行动势如破竹。”区“三改一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到5月20日行动结束,列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范围的新丰镇、余新镇、凤桥镇、大桥镇、七星街道及东栅街道累计拆除违法建筑113.55万平方米,其中“两沿两区”拆违89.6万平方米,完成率149.33%,拆出土地面积1421.12亩,完成率118.43%,两项目标均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攻坚期间,区“三改一拆”办还通过无人机航拍与现场核查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梳理小城镇拆违的重点、盲点,进行拆除清理销号工作。据统计,两个督查组共地毯式排摸街巷110余条,组织航拍18次,查出存量违建点3058个,目前,已整治完成1627个,剩下的重点区域也已装订成册,统一下发“督查单”,各主体正对照单子抓紧销号。
多元结合释放拆改“红利”
在拆改攻坚的同时,南湖区通过规划引领、多元结合,因地制宜推进拆后利用。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耕则耕、宜绿则绿,拆后有效利用释放出“三改一拆”的巨大“红利”。
凤桥镇三星村杜家桥两侧原本集聚着5家“低小散”企业,随着该镇“退散进集”工作的深入,这几家“低小散”企业已签约腾退。结合凤桥镇省级小城市培育的项目,这里被用于三星村船游路线码头工程的建设。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工程将沿线上的20世纪70年代的水塔、市级文保点三星村砖瓦厂旧窑遗址及3个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连为一体,并与梅花洲景区遥相呼应,意在充分展现江南水乡韵味,打造一条全新的美丽乡村水上船游路线。
“拆和改是手段,改善环境是目的。”区“三改一办”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推进中,各镇(街道)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紧镇村交接区违建拆除和村庄环境整治。在拆违基础上,强化道路铺设、绿化种植、河岸围护、农房外立面改造等建设内容,切实改善村居环境。
宜耕则耕,新丰镇竹林村的一处处违建用地变成了一亩亩良田;宜绿则绿,凤桥镇环绕镇区建设了一条高标准绿道;宜建则建,大桥镇、七星街道将拆违后的地块优先用于保障民生类、基础设施类等重点项目……多元结合的拆后利用方式,改善了南湖乡镇面貌,提升了民生福祉,发挥出“三改一拆”的综合效益。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