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万把“共享伞”进驻宁波地铁 试投4500把无一丢失
2017年07月25日 10:09:08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王凯艺 通讯员 徐昭 潘慧敏

橙伞.jpg

  浙江在线7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凯艺 通讯员 徐昭 潘慧敏)结束了进半个月的试运行期,由本地一家互联网企业开发的“橙伞”项目,7月24日起正式进军宁波轨道交通站点。

  只要30块钱押金,7天内按时归还,就能享免费使用。一把原本普普通通的雨伞,被植入了“共享”概念和“公益”属性,因此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共享雨伞”能在宁波“撑”多久?是否从其他城市吸取经验?共享背后的盈利点又在哪儿?

记者.jpg

  试水:试投4500把伞无一丢失 意见集中在伞的功能质量

  站在共享经济风口的“橙伞”项目,于6月19日宣布获得500完天使轮融资后,7月5日进入宁波轨道交通开始试运行,首批19台借伞设备总共4500把雨伞在11个地铁站点试水。

  截至目前,据项目方中科福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后台数据显示:日均租借量在237把左右,而且归还状况大大超过预期,一把伞都没有丢失。

  用户体验后提出的意见、建议,主要还是集中在伞本身。例如,相当数量的女士希望伞再高大上一点,最好要有黑胶防晒功能,避雨和遮阳两者皆可。另外,由于试投期间覆盖的站点并不多,所以不少市民反映,归还时还得特意去寻找设备不够方便,容易出现“懒得还”、“忘了还”等状况。

  对此,中科福瑞的CEO顾问表示,这两个建议都会在接下去一个月内尽快给予满足。

  针对伞的设计,顾问还特意指出:“之所以是长柄伞而非折叠伞,一来伞收放更为简便,能减少伞的损坏率;二来是为了避免市民携带过于方便。”因为在他看来,如果携带太方便,部分用户一旦用完就习惯性把伞收起来,往包里一塞,顺手就归为了己有,这样就容易导致借还率不高。

  铺开:8月底万把伞地铁站全覆盖 天一等商圈也即将入驻

  和杭州、上海等地不同,共享雨伞在宁波的首站选择了轨道交通。当中的原因,主要看中地铁日渐成为城市交通的主力军,客流量大,而且设备投放的环境优势很明显。

  据悉,“共享雨伞”项目在宁波正式运行后,两条轨道交通沿线的30个站点、共53台借伞设备将同步启用,基本包括1号线的全部站点,以及2号线一期的宁波大学站、外滩大桥站、城隍庙站。

  预计8月底前,共享雨伞可完成所有轨道交通51个站点的全覆盖,共计101台借伞设备,雨伞投放量将超过1万把。

  除了进驻轨道交通,下一步,“橙伞”项目的目标场所会是天一广场、和义大道等市区商圈,这两处同样8月底前基本能完成投放并启用。除此之外,投放计划还包括医院等人流量较大、设备放置也相对安全的公共场所。

  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借还,后台就通过云端和服务器采集并储存数据,利用GIS技术监控各个布置点的实时运作信息,再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分析用户的归还情况,从而生成诚信记录、建立黑名单,防止少数不诚信的人占用公共资源。

  释疑:盈利首先想到广告效益 共享背后目标是大数据

  “共享雨伞”现身宁波之前,在杭州、上海、南昌等城市都有过“试水”,只是目前看来总体效果并不算理想,多地还因陆续遭遇“下架”、“失踪”等风波,甚至一度陷入“素质危机”被炒得沸沸扬扬。

  不得不承认,近年来在“共享经济”蓝海里,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到共享充电宝,再到眼下的共享雨伞,不断有团队想分得一杯羹,同时,“共享”概念也饱受了市场的争议。如今这股“共享风”又吹到了“公益伞”的名头上,各界的舆论和猜测自然也不肯放过,宁波人同样也会对共享背后的初衷、出路打上一连串问好。

  面对这些疑问,中科福瑞的CEO顾问在接受采访时一一给出了自己的说法。

  记者:宁波的押金是30块,伞的成本大致在多少?

  顾问:成本肯定略低于30元。

  记者:多地出现“藏伞于民”,宁波30块钱押金不算高,却能在试运行期间实现“零丢失”,用户的归还动力在哪?

  顾问:首先“橙伞”的生产成本肯定低于30元,其次相比其他城市露天放置、无伞桩,宁波是唯一采用全封闭设备的,而且长柄伞的设计用意就是“携带不方便”,这些都是在吸取各地经验后考虑的,目的就是尽可能避免市民“顺走”。

  记者:那么“免费共享”背后的盈利点在哪?

  顾问:最先能想到的盈利点当然是广告效益,包括了伞本身和借伞设备的广告投放。远期而言,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我们的目标还是搜集用户的大数据,所以我们每一把伞都自带“芯片”。

  记者:“共享雨伞”下步还会有技术或模式上的突破吗?

  顾问:除了继续推广共享伞、拓广覆盖范围,我们还跟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取得了程序上的对接,所以除微信支付押金外,不出两个月,市民还能通过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免交押金也能借伞。

标签: 共享雨伞;共享经济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