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海盐完善帮扶机制全面构建社会“大救助”体系
2017年10月20日 15:17:49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陶玮

  如何促进社会救助资源更加科学合理、公平公正配置?海盐县将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要求,完善帮扶机制,强化精准救助,补齐增收“短板”, 逐步构建起城乡一体、分工负责、相互衔接、运作规范的社会“大救助”体系,使困难家庭拥有更多获得感和生活尊严。这是记者从刚刚出台的《海盐县全面构建社会“大救助”体系的实施方案》中获悉的。

  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相结合

  在社会救助中,海盐县将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体系,整合部门资源,动员和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合力推进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工作。

  海盐县将开展家境调查,形成低保标准2倍以下家庭的“一户一档”、“一户一策”,根据不同困难和需求构建起分类分层的信息库,同时整合部门帮扶政策,建立困难家庭帮扶政策目录清单,统筹人、财、物等各类社会救助资源,搭建困难家庭需求与社会救助资源精准对接的大平台,形成政府、部门、社会救助资源的合力,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开展助困、助产、助业工作,实现精准救助。

  专业社工是实施社会救助的一支重要力量,海盐县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入专业社工,重点面向低保家庭、困境儿童、重病患者、申请社会救助家庭等服务对象,积极发挥主动性和个性化服务作用。

  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相结合

  根据困难家庭的不同情况,《方案》明确了生活、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的相应帮扶标准。

  其中,低保家庭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月最低工资标准的40%至50%确定,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并享受物价补贴、水电费相应额度减免等。特困供养人员、低保、重残保障户、重点优抚对象、“三老”人员统一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参加居民医保的个人出资部分给予全额补助。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低收入(新扶贫标准以下)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人,全部免费提供营养午餐。

  在开展物质帮扶的同时,海盐县将组织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层党组织与困难家庭结对,定期开展“拉家常”、上门慰问和办实事等活动;组建志愿者团队,有针对性地为困难家庭提供生产、生活、教育、康复、情感等需求服务,提振困难群众生活信心。

  造血扶贫与输血扶贫相结合

  为帮助困难家庭从根本上脱贫,海盐县将根据困难家庭的个性需求和能力,既提供资金、实物等输血型扶贫,又在设施扶贫、转产转业、助学成长、创业就业等方面开展造血型扶贫。

  对低保户、低保边缘户、低收入户、支出型贫困家庭中法定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及持证残疾人等城乡劳动者,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海盐县将给予培训补贴,如其实现灵活就业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再给予社保补贴。

  海盐县将通过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灵活就业、参加农村劳务合作社等方式,确保“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等困难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如困难家庭成员自主创业,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一年以上的,海盐县将给予相关补贴,同时通过租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创业扶持。


标签: 海盐;扶助;帮扶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