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嘉善盘活土地账,大力撬动乡村振兴
2018年02月24日 08:49:01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杨 洁 骆颖叶 嘉善县委报道组 盛思佳 张文燕

  正月里,浙北大地春寒料峭,嘉善大云镇缪家村却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去年缪家村集体可支配收入超过了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万多元,这让村党委书记丁法强满心自豪;春节前村里给全村480多位老人都送上了几百元红包,让老人们乐开了怀;盘点过去一年收获,土地租金、房屋租金、打工收入、养老金等都在噌噌往上涨,让家家户户都幸福感满满……

  “十年前,习近平同志来到我们缪家村,说得最多的就是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鼓励我们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丁法强充满感情地说,“如果现在总书记再来到我们缪家村,我们最想说的是,感谢党的好政策!通过念活‘土地经’,我们缪家村的老百姓这些年收入、幸福指数都翻了好几番!”

  土地是财富之母,是农民的“命根子”。念好“土地经”,不仅让缪家村实现村强、民富、乡美,还让嘉善破解了乡村振兴的核心密码。行走在嘉善乡村,各地争相盘活土地账,激发了“三农”无限活力,一幅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画卷正在铺展……

  土地流转——

  过去“小散弱” 现在“大优强”

  “这十年里,我承包的土地翻了一番,收入提高了近10倍!”春节前后,种植户柴金甫的鲜切花又进入销售旺季。站在种满天堂鸟、百合花的敞亮大棚里,他高兴地盘算着去年的收成,保守算也赚了200多万元。

  记得2008年,柴金甫刚在村里承包了200亩地,压力不小。“土地能承包多久心里没底,那时有钱也不敢投……就在那一年,习近平同志的到来给我吃下了定心丸!”这些年,在各级“三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他每年投入几百万元建设现代农业设施,现在承包地也扩大到了400亩。

  “农民人均耕地少,土地分散,农民种地累死累活一年挣不了多少钱。”当了26年村书记的丁法强说,农民自己种地不划算,撂荒又可惜。通过土地流转把农民分散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到大户或农业企业发展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是从“小散弱”升级到了“大优强”,大大提升了土地的亩均效益和农业附加值。就拿柴金甫的花卉种植来说,去年行情好,一亩地产值最高能达到10万元。

  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冲破了传统农耕方式的枷锁,他们也在土地中收获了沉甸甸的财富。60多岁的村民杨金春,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跟几名村民一起耕种村里农业合作社流转来的900多亩土地,如今他和老伴每月能领养老金3600元、工资4000多元,收入比“单干”时高出不少,日子越过越红火。

  大规模的土地流转,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一批高品质的现代农业项目入驻,让缪家村鸟语花香、树木青翠、环境宜人,村庄处处美景,擦亮了农村的底色,带动乡村旅游的勃兴。这几年,搭乘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创建和大云全域旅游创建的东风,缪家村区域内已经集聚了碧云花园、歌斐颂巧克力小镇、十里水乡、梦东方·梦幻嘉善、云野·歌谣等一大批农旅大项目。站在乡村旅游的黄金风口上,缪家村正展翅腾飞。

  据大云镇党委书记陆芸介绍,去年大云镇已完成87%土地流转,而今年大云镇全域土地流转的目标是100%。“2018年,我们要打响乡村振兴引爆战、全域旅游升级战、环境整治攻坚战,做足美的文章、集聚美的产业、发展美的经济,最大限度输出土地的‘美丽价值’,把大云打造成为‘美美大花园’、美丽嘉善迎客厅。”

  土地流转,不仅撬动了大云镇的“美丽经济”,还能助力经济薄弱村脱贫致富。

  位于嘉善魏塘街道最东北角的网埭港村,过去是个纯农业村,村集体收入只有四五十万元。村委会就在一排老平房里,桌椅都破得不像样。村民除了种地,主要靠养猪增加收入。“以前刚到村口,就能闻到冲天的臭气,夏天猪粪在河水里发酵,河水‘咕噜咕噜’地往外冒臭气。”想起几年前的光景,69岁的村民张四荣还记忆犹新。

  村民如何增收?集体经济如何壮大?乡村如何振兴?村干部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几年前拆除5万多平方米违章猪舍后,他们找到了答案——土地流转。农民分散的土地成片流转,再高标准整治,建起“高大上”的连栋大棚。如今,产业园第一期330亩地吸引30多家上海、丽水等地的花卉种植基地进驻,去年就给村集体经济增加了166万元租金收入。

  “猪棚变花棚,让我们村摘了‘帽子’,变了样子,还让农民挣了票子!”网埭港村党总支书记曹吉说,村里土地流转后每亩产出效益比过去增加了3至10倍,花卉产业园还为村里提供了200多个工作岗位。村民朱阿英流转了自家土地,又到产业园里打工种花,现在不仅每年能收租金,每个月还有2000多元工资收入。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十九大报告上的这句话,让嘉善人信心百倍,以土地流转为主抓手大力撬动乡村振兴。据了解,2017年,嘉善累计流转土地面积20.1万亩,土地流转率61.5%。土地流转带来了收入的增长,去年,嘉善村均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达到191万元,同比增长1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976元,同比增长8.3%。

  抱团飞地——

  强村带弱村,“造血”更“活血”

  今年1月18日,在嘉善的大云中德生态产业园“两创中心”内,22个村分享了800万元的分红“大礼包”。大云镇江家村55万元、天凝镇光明村30万元、大云镇缪家村55万元……各个村派出代表领到真金白银,红火场面令人艳羡。

  这些村为何能坐收红利?这源于嘉善县推出的“强村计划·抱团飞地”项目。过去,村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土地不够、发展分散等短板,随着“强村计划”、“退散进集”等系列工作的展开,嘉善创新性地建立以“县域统筹、跨村发展、股份经营、保底分红”为主的“抱团飞地”模式,引导全县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以土地指标和资金入股,在省以上产业平台、特色小镇、县镇两级商贸区等优势地块,统筹布局“两创中心”,高标准建造标准厂房,吸引高科技优质企业入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大云中德生态产业园“两创中心”就是“强村计划·抱团飞地”项目中的典型。“两创中心”一期项目由嘉善县17个经济薄弱村和5个一般村共同出资8000万元建成。由于优化配置各项资源要素,建成后第一年,各村便收获了10%的保底分红收益。而随着未来产业园做大做强,各村还将收获更多红利。

  “飞地”助力脱贫,贫困村变股东。干窑镇胡家埭村这次收获30万元分红,拿着大支票,胡家埭村党总支书记万秀其乐得笑开了花。他说,胡家埭村当初以7亩土地指标入股,如果这7亩仍然放在村里出租,每亩土地的租金为3000多元,一年下来,不到3万元。“现在抱团发展收获30万元,这不仅为农村‘输血’,还为农村‘活血’!”

  据了解,截至目前,嘉善全县已累计实施跨区域强村“抱团飞地”项目13个,实现9个镇(街道)全覆盖,99个村参与抱团项目建设,村投资总额达14.5亿元。13个“抱团飞地”项目将在2019年全面建成,预计每年增收1.34亿元,其中为30个经济薄弱村带来3300多万元稳定的经营性收入。

  “‘抱团飞地’突破了地理限制,整合了资源,实现了政策、资金、服务三集聚,对进一步拓展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和加快薄弱村转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嘉善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姚杰说。

标签: 嘉善;土地;大云镇;抱团;飞地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