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从“理念”看变化 海绵城市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2018年04月10日 08:28:58 来源: 嘉兴日报 张萌

图片由嘉兴海绵城市建设指挥部提供

  2015年4月,嘉兴入选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经过近3年的建设,我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已接近尾声,即将迎来国家部委的验收。3年来,嘉兴在18.44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域内,共实施了116个试点项目。随着试点项目的完工,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变化也在悄然改变禾城百姓的生活。

  看变化

  市民生活更有“滋味”了

  “南湖大道走一圈。”4月7日傍晚,网友“光头强”在朋友圈发布了几张南湖大道的照片。自从南湖大道改造好后,他就喜欢上了去南湖大道散步健身。用他的话来说,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欣赏沿途风景,这感觉不比逛公园差。

  南湖大道是嘉兴主要入城口的门户道路,在改造之前,南湖大道也存在着道路局部积水、景观档次不高、雨水面源污染等问题。因此,南湖大道在改造中通过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并结合对道路景观的提升,将南湖大道打造成为展示嘉兴海绵城市成效和城市景观风貌的示范窗口。

  据悉,南湖大道海绵城市改造工程结合道路两侧绿地景观的提升,在道路两侧设置了植草沟、雨水花园、雨水塘,通过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提升南湖大道及其周边区域管网排水能力并对实施雨水径流面源污染进行控制,进一步改善周边河道水环境。同时,梳理人行道和绿地系统的空间关系,优化了绿地内的植物生态,最终达到路、水、植物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原来南湖大道只有车开,哪有人走。”家住府南二期的王先生说道。在改造前,汽车从南湖大道飞驰而过,眼前的印象只有道路两边的密林。改造后,道路两侧的景观得到极大的提升。苗木式密林改造成了林下雨水花园,积水低洼地改造成了生态绿地,破损的积水道路改造成了适合雨天散步的透水园路……

  “南湖大道现在像一个小型公园,走累了道路两旁还有休息椅,只要晚上时间允许我都会来这里走一走。”王先生说。

  南湖大道改造的好处不仅体现在景观效果的提升,同时也带来水系统效益。项目建成后,大大提高了南湖大道及其周边区域的排水能力,且每年可削减COD入河量约16500kg(相当于削减了5万吨的生活污水入河),并促进雨水就地下渗和储蓄,基本恢复了水文生态。

  如果说南湖大道带给市民的是美的提升,那么老旧小区改造带给市民的则是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

  南湖区是嘉兴市老城区,集聚了相对较多数量的老旧小区。这两年,南湖区在大多数老旧小区改造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例如烟雨小区、绝缘厂宿舍、菱香坊等。

  家住菱香坊小区的居民周婉平说,原来小区的环境没有现在这么好。一到下雨天就会遭遇“伊要上屋顶,伊要下阴沟”的尴尬境地。现在小区改造后,环境提升了,管道扩容更新了,道路也换成了透水路面。“家里来的亲戚朋友都夸小区道路好,下雨天都不湿鞋了。”周婉平说。

  据了解,我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协同推进,改造小区75个,改造总面积160万平方米,受益户数约2.5万户。在解决老旧小区雨污分流、积水问题的基础上,大大提升小区整体品质,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挥部收到了多份试点外小区的海绵改造申请。周婉平说:“我们就是要为这样的民生工程、实事工程点赞。”

  看成效

  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作为江南水乡的嘉兴为什么要积极参与海绵城市试点呢?市海绵城市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道,嘉兴海绵城市建设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等手段,提升城市环境,恢复水乡风貌,促进城市持续、长久、健康地建设和发展。

  据介绍,嘉兴是典型的平原河网城市。并且嘉兴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有5到7月的梅雨季节和7到9月的台风季节两个降水高峰。市区土壤土质以水稻土为主,渗透性能较差。在这样的生态本底条件下,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嘉兴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水环境质量整体较差是嘉兴市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水环境质量较差使自来水厂面临无好水可取的局面,成为水质型缺水的城市。

  同时,嘉兴市地处杭嘉湖平原下游,在应对洪涝灾害时,中心城区建立了大包围城市防洪工程,通过闸站调控后,内河水位得到有效控制,现状排水防涝问题并不突出,内涝风险点数量占比较低,主要集中在环城河以内的老城区。

  因此,嘉兴市的海绵城市建设紧紧围绕“净”字做文章,大力削减入河污染量,从而改善严重恶化的水环境,缓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建设江南水乡新典范。

  作为我市海绵城市试点工作主要参与团队——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海绵城市研究(评估)中心对我市多个海绵建设项目进行了工程效益分析。

  以烟雨小区为例,经济效益上,烟雨小区通过雨水回用、供水管网改造后,整个小区每年可节省自来水25000吨,扣除成本,每年可以节省水费5万元。生态效益上,该小区通过低影响开发建设,年径流量控制率由改造前的40%提升至87.2%。通过阳台水雨废改造后,预期减少阳台废水入河量60000吨/年(COD含量按150mg/L);通过雨污混接改造后,预期减少生活污水入河量20000吨/年(COD含量按350mg/L);通过低影响开发建设,预期处理初期雨水量约72000吨/年(COD含量按200mg/L)。通过本工程改造,每年可削减COD入河量30400kg。

  笔者获悉,嘉兴在海绵城市试点中,重点对一廊(中央公园、植物园、南湖大道、海盐塘)、一湖(南湖景区)、一路(环城路)、一场(嘉兴市体育中心)、一校(嘉兴市范蠡湖实验初中)、一厂(城东再生水厂湿地公园)、一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一区(烟雨小区)等重点工程改造建设,有效形成了片区效应。

  在岸线水系方面,试点区域新增水域面积7139m2,水面率由14.09%提高到了14.13%;新建生态岸线长度增加至65840m,生态岸线比例由42.36%增加到52.39%。

  我市还通过公园、小区、城市绿道、水系岸线等大海绵系统的建设,缓解了嘉兴城区的热岛效应,有效改善了城区空气质量,本地栖息生物种类增多,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嘉兴市在绿化养护用水、环卫用水、施工用水、以及市政杂用水开始大量使用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2017年节约水资源量108.413万m3,占试点区年用水量的12.48%。并通过对植物园、中央公园、环城路绿带等公共绿地及滨水空间改造,使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空间大幅增加,城市变得更加宜居。

  另外,针对试点区域内10处内涝积水点问题,嘉兴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过程中通过“渗”、“排”、“蓄”、“防”相结合的手段,在协调城市防洪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总体思路,实现城市排水安全。2017年汛期试点区域内无明显内涝,以以往内涝问题最为严重的建国南路与勤俭路交叉口为例,2017年汛期内涝点检查井液位计监测数据始终未超过警戒线。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嘉兴市河道水环境质量提升明显。嘉兴市中心城区保持无黑臭水体,自2017年11月起,海绵城市建设指挥部对中心城区内的断头浜、支流河浜等10条易发生黑臭现象的水体进行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和氨氮等指标进行检测,结合2017年对试点区内所有河道周边社区居民、商户或随机人群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嘉兴水体无黑臭。

  试点区长水塘、海盐塘与平湖塘等3个主要河道多个断面监测水质明显好转,水环境质量提升,主要指标氨氮2017年均值比2014年均值下降了63.7%至73.2%,总磷2017年均值比2014年均值下降了40%至42.8%。


标签: 嘉兴;海绵城市;理念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