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海盐“退散进集”工作完成全年任务的86.3%,列全市第一,共完成整治690家,其中整治四无企业(作坊)670家。尤为亮眼的是,“退散进集”工作排名中,海盐与第二名的差距拉开较大,其完成率是第二名的近两倍,这得益于海盐今年打响的“十大战役”中的“四无”企业和落后产能淘汰整治战的强大力度和强势推进。
这场战役是“十大战役”中最为艰巨也最为迫切的一场战役,因此,海盐自3月2日吹响战斗集结号以来,全县整治工作宣传发动到位、组织落实到位,百日攻坚阶段成效明显。进入5月以来,海盐“四无”企业整治已经转向集中拆违阶段。以秦山为例,仅一周就集中拆除了15家“四无”企业,确保关停到位。截至4月29日,全县共关停(签约)2727家,其中签约关停2122家,实际关停605家,实际腾出土地面积842.6亩,腾出能耗空间6558.8吨。
近年来,海盐县高度重视企业提质增效,始终将夯实关停淘汰与加快整治提升同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助力海盐县连续五年获评“工业强县”荣誉称号。2018年,海盐县厚积薄发,又亮一剑,在全县开展“四无”企业和落后产能淘汰整治战,力争通过2018、2019年两年时间,对“四无”企业全面清零,开启“三优海盐”建设新征程。
其实从2012年以来,海盐县先后对电镀、印染、造纸、化工、再生橡胶、废塑造粒、扣板、紧固件等行业进行整治,关停368家,提升1254家,入园195家,块状行业整治取得一定成效。
据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整治仍以“四无”特征明显的紧固件、小印刷、小家具、小灯泡、作坊式千斤顶等块状行业为重点突破口,带动全行业整治,坚决腾退违法占用农用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清理“三合一”企业,取缔利用农村家庭用房、新农村集聚居住小区及危旧房屋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一边大力整治淘汰“四无”企业和落后产能,另一边则紧锣密鼓搭建平台,推进小微企业园(两创中心)建设,“进退之间”正促成海盐经济动能升级转换。针对行业整治带来的关停后零散土地问题,海盐强化顶层规划,制定政策,鼓励盘活存量土地资源,通过多模式加快两创中心建设推进,鼓励以镇(街道)或以村抱团开发建设两创中心集聚企业,为行业整治企业“进集”拓展空间。
针对海盐县工业经济发展中土地、能源、环境等要素制约日益加剧的困难和问题,海盐县及时提出与中西部地区合作建设产业转移园区。2012年,海盐与安徽泗县政府就共同建设“泗县海盐”工业园成功签约,为企业合理转移“走出去”搭建平台,有序引导相对低端低效、但市场发展空间仍然较大的产业,实施梯度转移。目前,海盐县正在积极探索和安徽、南京等园区对接,力促企业实现“飞地转移”。
特色平台的培育为海盐经济发展提升了承载能级。今年一季度,全县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入5.57亿元,同比增长12.4%。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园区实力日益加强。两创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目前海盐已建成两创中心6个,在建两创中心11个,其中今年新开工3个,为科技型、成长型小微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