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乌镇镇新翁村,犹如进入一个“森林氧吧”,放眼望去,村庄整洁,柏油马路绕村而过,清澈的河道沿村而过,河岸古树成荫,丛花相簇,相映成画,让人恍如置身画中……
可谁能想到,五年前,这里却是一片臭气熏天的养鸭场,到处呈现着脏乱差的景象,走进村子扑面而来的是阵阵恶臭,河道里还漂浮着鸭粪,村民房前屋后更是杂乱无章。“以前一心忙着养鸭赚钱,忽略了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真的很差。”新翁村村民老沈感叹道,“我们村里有超过100户人家在养鸭,而且有些人养了几十年,动物的排泄物都是直排入河,可想而知我们的环境有多差。”
2014年,借着“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的东风,新翁村迎来了“新生”。村里的鸭棚一一被拆除,村里的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纷纷带头自拆,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村民不理解、不配合,新翁村村委会组织道德评判团成员走进每家每户做思想工作,一年时间,村里90%的鸭棚顺利拆除了。
然而,村民老钱的鸭棚却迟迟无法拆除,由于老钱一直从事养殖业(养鸭)及开孵坊,养鸭规模较大,如果鸭棚拆除了对他的经济影响比较大。与鸭子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钱,从刚开始听说要拆鸭棚就存在严重的抵触心理,他觉得这鸭棚一拆,养家糊口的来源没了,这日子要怎么过,“鸭子养不了,这不是在砍我的双手么?”老钱心里很不是滋味。
而最终让他卸下抵触心理的就是村里道德评判团的耐心劝解。考虑到老钱鸭棚拆掉后,又没有具体工作的实际情况,也没有收入,与老钱商量后,村委会决定租用老钱原本建造鸭棚的区域堆放河道清淤的淤泥,既保证了老钱的经济收入,又为淤泥找到了一块妥善的安置地。此外,道德评判团还经常性与老钱接触、拉家常,关心其家庭情况,“老钱以后有困难就找我们或者找村委会,有事大家商量着做,我们也一定会想方法解决的。”这一来二去,老钱也渐渐放下了强硬态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原来上百个鸭棚留下的空地如今已成为了一片“森林”,“拆除鸭棚后,村民开始种植各类苗木,原来空气最差,环境最脏的区域,现在却成了一个‘森林氧吧’。”新翁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颇为自豪地说,现在老钱也从以前的“养鸭大户”变成了“苗木大户”,村民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