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有一个幸福小村年年举办插秧节
2018年06月14日 14:36:51 来源: 嘉兴日报 记 者 蒋彧淼 通讯员 赵维卒 毛嘉俊 许建红

  赤脚踩在湿润的稻田中,手拿着嫩绿的秧苗,将秧苗一束束插在泥土中,与家人、朋友、孩子感受别样的田园风光,体验别样的农耕文化与习俗……近日,“当一天农民 享一天福”农耕文化系列活动之欢乐插秧节在新塍镇天福村举行,别开生面的插秧比赛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光体验,也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真正体会了一次“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的意境。

  在一曲熟悉的插秧歌的伴奏下,新塍镇中学天福好孩子实践项目组朗诵《悯农》和《在希望的田野上》,为欢乐插秧节拉开序幕。“可以下田插秧啦!”于是,茫茫水田里,大家弯下腰,一束一束地插着秧,同时撅着屁股一步一步往后退,此情此景既是一道风景,更是一种回忆。

  每一个都市人,都有一个田园梦,渴望逃离钢筋水泥的牢笼,走进田园,做回大自然的孩子。“我小时候就帮大人插过秧。那时候家里为了多挣点工分,全家老少一齐上阵,七八岁的妹妹也跟着我们学插秧。现在住在城里,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周末就喜欢到周边乡村感受一下这种闲适的田园生活,感受农耕文化。”参加插秧比赛的市民徐女士告诉记者。

  城市里长大的孩子都会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诗,但是,亲眼见过插秧这样真实劳作场景的孩子又有几个?“你看我插的秧苗多整齐呀。”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的孩子们一起动手插秧,孩子们互相比较着,开心插秧,体验着传统农耕文化的乐趣。

  “我们刚刚还请教了当地农民,怎样才能更好地插好秧,让秧苗存活生长。出生在城市里的孩子,可能根本不知道大米是怎么种出来的,我们希望孩子们从教科书中走到田间地头,真切地感受‘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内涵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传统农耕文化。”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的学生家长纽先生告诉记者,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在田野里欢快玩耍,还能学到书本外的知识,更是拉进了亲子关系,一举多得。

  据了解,千年古镇新塍是农业大镇。天福村又是农业大村,拥有高标准农田、高产示范方两大农业区域,全村耕地面积达7003亩,是水稻种植的大村。而手工插秧,这渐行渐远的农耕技艺在天福村这块土地上传承至今,天福村大多数的种粮大户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插秧。“为进一步挖掘水稻农耕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也为再现古老的传统插秧场景,重拾浓浓乡土情,我们举办插秧节活动,让大家体验‘当一天农民,享一天福’,特别是青少年能从中体会播种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从小感受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懂得小小米粒来之不易,我们要尊重和珍惜大自然资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天福村党支部书记吕中祥表示。

标签: 插秧;农耕文化;孩子;秧苗;天福村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