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自己种菜,品质总是上不去,现在你看我们园子里的瓜果,多精神!”每天清晨,海宁市袁花镇夹山村村民潘董祥总习惯到家门口的菜地里转转,看着自家菜地里脆生生的黄瓜、红艳艳的西红柿……这个种了50多年地的老农眉开眼笑。
就在几个月前,这个生机勃勃的菜园还只是块杂草丛生的荒地。“这得益于我们村里跟海宁市农合联、袁花镇农合联共同实施的‘NI+菜园子’项目。”夹山村村委会主任陈小英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把荒地开垦出来,让农民参与进来,把现代农技推广开来。”
原来,夹山村村如其名,地形坡度大,种植有难度的地块相对较多。近年来,随着当地“低小散”企业腾退和土地复垦加速,可利用的土地空间更多了。
“村里有了地,也有不少剩余劳动力,怎么把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今年3月,海宁市农合联与袁花镇农合联、夹山村联手在村里开始了试点,利用相对集中连片的自留地、空闲地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组织农户进行小规模露天蔬菜种植。这个小小的蔬菜种植基地有个富有创意的名字——“NI+菜园子”,“NI+”谐音“你家”,意为农户自己家的菜园子;“NI+”也可以视为“N+”,说明这个项目由很多农户一起参与。
“从5月10日卖第一批200多斤黄瓜到现在,一亩黄瓜的产量有4000多斤,收入超过3000元,两个月来老百姓用空余时间种菜的收入真的不差了。”陈小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据了解,除村民自留地外,“NI+菜园”项目地按照先来后到和就近原则分配给报名农户。由农民提供劳动力,村里统一供应的优质苗种、统一配送的生物有机肥药。蔬菜种植采用“合作社+农户”方式进行,由夹山农机专业合作社统一安排品种、供应苗种、配送肥药和品牌销售,还有农技专家免费培训种植方法,农户则负责分散种植。蔬菜销售后的收入,在扣除基本成本后全部归农户所有。
“我们菜园子也‘互联网+’啦!”陈小英告诉记者,“NI+菜园子”已经用上了农产品全程追溯系统,园子里出来的蔬菜,都贴有二维码标签。消费者只要手机扫一扫,就能了解所有信息。
目前,夹山村已有40余户农户、20亩土地参与该项目。从“NI+菜园”尝到甜头的村民越来越多。据海宁市农合联相关负责人介绍,“NI+菜园子”是海宁首个利用闲置地开展蔬菜种植的项目。
如果说“NI+菜园子”项目是一次农业“退低进高”的尝试,让小农户组织起来,一起参与到现代农业中去,与市场更好对接;那么海宁市马桥街道正在开展的“土地托管+”项目则是一次粮食种植“退散进集”的尝试。
“农户拆迁后无人耕种的复垦土地,撂荒实在可惜。”马桥街道农合联相关负责人说。怎么破解这个问题?今年5月起,马桥街道农合联、马桥供销社推出了“土地托管+”项目,该项目流转土地101.1亩,主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灌溉、统一耕作、统一病虫害防治,并雇用本地村民进行田间管理。如今,这100多亩地上已是禾苗青青,不久就将收获第一季水稻。
“‘土地托管+’通过统一经营,积极利用农业机械设备等进行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并且在托管中通过有效的协商机制,可以解决合作社和农民之间的风险分担问题,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海宁市农合联相关负责人说。
怎样把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怎样推动个体农户和中小农业合作组织进入农业现代化轨道?怎样打通特色产业与市场之间的快速通道?海宁正在进行更多探索。
上月底,海宁市南方梨产业农合联在袁花镇梨园村正式成立,共计发展、吸收会员49个。这是嘉兴市首家县级产业农合联。
据悉,该产业农合联以农民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整合该市南方梨专业合作社、梨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兴盛果蔬专业合作社,以及梨园村村委会,袁花、马桥供销合作社等资源力量,为广大梨农搭建一个产销对接的新平台和新载体。同时,依托海宁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即将开业经营的海宁水果市场,该产业农合联还将组建成立农业公司,通过市场搭台、农户唱戏和“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为广大梨农拓展销售渠道,在不断夯实梨农生产种植品质的基础上,稳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