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嘉兴南湖: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2018年07月28日 07:42:27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通讯员 李风 曹春雷 宋李明 记者 余丽

  浙江在线7月28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李风 曹春雷 宋李明 记者 余丽)南湖区属浙江省嘉兴市的中心城区,是嘉兴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9个街道、4个镇,总面积438.9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8.8万,常住人口63.4万。南湖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接上海,西靠杭州,北依苏州,南临杭州湾,与宁波跨海相连。南湖区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是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马家浜文化的发源地、儒商文化的发祥地。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水中奇品南湖菱和“中华老字号”五芳斋粽子更是闻名全国。

  近年来,南湖区践行红船精神,全力打造江南水乡现代田园城区。2017年,全区生产总值(GDP)512.89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2亿元,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213.47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285.91亿元,增长5.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94247元,增长6.9%;财政总收入63.02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全年固定资产投资338.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074元,比上年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95元,增长8.9%。

  以创建节约集约模范区为契机,南湖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通过政策引导、空间调优、整治挖潜、存量盘活、低效利用等举措,有效缓解了日益突出的用地供需矛盾,为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

  政策引导 多措并举促转型

  2017年,南湖区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1000亿元,这一里程碑式的转变,让南湖区站在新起点,重塑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新格局。

  举措之一:加强出让合同管理。2017年,区政府出台《南湖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若干政策》《南湖区租赁厂房工业投资项目准入管理办法》等文件,为推动全区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升级制定了若干鼓励和奖励政策。为加强工业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增加工业用地亩均投资和亩均产出,南湖区积极强化出让合同管理,建立项目投资下限管理机制,受让人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时,须同时与土地所在地镇(街道)等主体签订投资开发协议书。

  举措之二: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南湖区严格落实建设用地批后公示制度和建设用地批后监管警示制度,完善以土地开发利用为核心的动态巡查机制,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将建设项目依法依规用地、履行出让合同情况作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用地复核的主要内容。全区2017年列入开竣工考核项目开工率为96.55%,竣工率为72.41%,圆满完成市对区考核任务,为促进全区扩大有效投资和经济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

  举措之三:鼓励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及拓展利用空间。南湖区近年来积极开展存量工业用地挖潜利用,鼓励利用现有工业用地扩大投资和“零地技改”,鼓励存量工业用地提高容积率。据统计,2017年共涉及调高容积率、建筑密度项目35个,土地面积948.6亩,其中容积率调整最高的企业达1.8,平均提高了0.7。按提高前平均容积率1.25计,折算后相当于新增工业用地面积531.2亩,既保障了产业项目发展用地需求,又减少了项目建设对耕地的占用。

  保护保障 双管齐下争增量

  近年来,南湖区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资源需求持续上升导致资源消耗不断增长,国土资源管理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双重压力和两难课题。如何化解这一对矛盾?南湖区给出的答案是:走出一条以保护促保障发展的新路。

  严格保护耕地。南湖区积极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高标准完成。到2017年底,南湖区耕地保有面积30.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面积24.34万亩。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持续提升耕地保护补偿标准,补偿标准从2013年的基本农田60元/亩、一般耕地50元/亩,2017年提升到基本农田示范区140元/亩、耕地120元/亩;发放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补偿资金,从2013年度的14万元,到2017年度的2985万元,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也从2013年的9.14%,下降到了2017年的0.89%,极大地调动了基层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土地整治挖潜。以全域土地整治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结合“低散乱”企业整治、“三改一拆”等工作,合力推进“611”耕地保护工程,确保形成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优”局面。据统计,2017年共完成13个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立项报批,核准建设用地复垦面积900亩,使用挂钩指标900亩,完成3个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验收面积343亩,完成“旱改水”576亩,耕地层表土剥离736亩,合计土地整治复垦立项1069亩。

  资源保障有力。2017年,南湖区全力破解土地要素瓶颈制约,积极顺应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配新机制,共获取各类用地指标2270亩,有力保障了我区重大、民生项目发展用地需求;通过实施规划指标年度调节机制、落实规划预留指标,保障了曹庄九年一贯制学校、城东再生水厂、亚太路一期、清华附中等一批项目约近3000亩的规划用地空间。

  高效利用 千方百计盘存量

  “从长远看,只有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才能有效破解资源要素制约的难题与矛盾,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要素保障。”正因为区委、区政府有了这样的共识,南湖区想尽办法,动足脑筋,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为经济发展腾出用地空间。

  南湖区开展“批而未用”专项清理,多措并举推进“批而未用”土地的消化利用:一是积极主动消除供地障碍,完善征地手续,及时调整规划;二是注重效率加快土地供应,提高效率供应一批,用好政策解决一批,多措并举消化一批;三是精准配置、分类盘活核销;四是多举措消化供而未用,严格开竣工履约责任制。

  盘活存量土地也是一招。南湖区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推动建设用地供应从扩增量向减量化转变,全面构建“增量撬动存量”用地保障机制。2017年,全区共盘活供应存量土地2572.65亩,盘活供应任务完成率为378.33%,创历史新高,占全年供应土地量的74.3%,已供应的土地中,有四分之三来自存量内涵挖潜。全区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达到24.57万元/亩,同比增加13.96%,土地利用效益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南湖区加大腾退“低散乱”企业的力度,深挖“低散乱”企业建设用地复垦潜力,构建上下联动、部门互动的机制。据统计,全区共有“低散乱”企业2047家。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区已关停淘汰“低散乱”企业1406家,其中“四无”企业和作坊927家。共腾退土地面积2123亩,拆除了历史“未批即用”土地约600亩,腾出空间约400亩。

  优化服务 强化监管严执法

  在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区)创建活动中,南湖区注重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进土地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严格土地执法监察。

  行政审批提速。南湖区积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积极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由“线下”转“线上”工作,确保土地出让网上交易工作的正常实施。不动产登记递进式服务改革不断提速增效,2017年,累计完成不动产登记业务101153件,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稳步推进,不动产登记提速已从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提速至“一小时办结”的新常态,并实现“全城通办”,便民服务登记办理点全面延伸到乡镇。

  推进土地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南湖区制定了《南湖区全面开展土地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出台了《2017年南湖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完成土地市场诚信评价数据更新并导入自然资源部诚信信息系统。加强履约保证金管理推进信用评价成果应用,累计集中退还140家守信、基本守信工业企业项目用地履约保证金1.34亿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

  从严执法监察。2017年,南湖区国土执法监察工作建立国土联合执法机制,公开曝光了10件违法案件。积极开展“亮剑行动”,专项整治设施农用地,清理国土资源历史遗留积案,排查农村房屋违法用地,巩固国土执法监察成效。租用101个移动塔站和监控设备,建设基本农田“天眼”监控系统。开展国土资源历史遗留积案清理行动,排查发现的67件历史遗留积案,其中53件再次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97年前,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南湖区将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现代田园城区“科技创新核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宜居宜业生态区、共享发展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做好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积极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标签: 南湖区;用地;工业用地;土地;容积率;常住人口;嘉兴市;耕地;整... 责任编辑: 蒋敏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