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大夯实”的南湖模式
2018年10月30日 08:39:15 来源: 嘉兴日报 俞艳婷 韩朱东

  598名网格长、614名专职网格员、2194名兼职网格员、1481名网格指导员构成了一支南湖区基层社会治理“先锋队”,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张基层社会治理人防大网;107个正常运作的村(社区)已全面建成“一约两会三团”组织架构,建成率达99%;智安小区、视频监控“扩面提质”,用基础设施提升,织密基层社会治理技防大网……围绕基层力量、基础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南湖区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基石”,“网格全覆盖、工作无缝隙、服务零距离、管理无漏洞”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加速形成。

  基层力量——全科网格直通社会管理服务最末端

  场景:9月下旬,七星街道三家浜社区网格员班长杨勤忠带领新招的网格员走访企业时,在一家农业企业发现有人在烧电焊,看到其不纯熟的操作,直觉告诉他,这名电焊工可能无证。对此,他立即将情况上报社区民警,在社区民警的询问中,证实该人确为无证违规操作电焊,由此及时消除了一个安全隐患。

  定期梳理更新网格工作事项清单、掌握网格基础信息、排查安全隐患、调解矛盾纠纷、参与治安巡防、发现违法违章……已成为南湖区“全科网格”工作的主要内容,“一长三员”已成为南湖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今年南湖区以全科网格为重点夯实基层力量,调整优化了605个网格,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实现网格地域空间无缝隙、服务管理全覆盖。

  全面配齐配强“一长三员”, 由598名村(社区)干部担任的网格长,协调组织网格内专、兼职网格员开展网格管理服务,对网格事务负总责。

  按照“一格一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职”的原则,划转和招聘了614人担任专职网格员,深入网格,动态掌握底数情况,全面掌握社情民情,开展重点人群全走访、困难群众全时帮、矛盾纠纷全化解,切实提高网格服务管理精细化水平,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由2194名党员骨干、两代表一委员、三官一师(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教师、医生等人员担任的兼职网格员,重点发挥工作特长,协助开展特色服务,目前深入网格开展法律咨询3371场次,法律宣讲739场次,调解和解决矛盾纠纷977件。

  由1481名区、镇(街道)联挂村(社区)干部担任的网格指导员,具体指导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开展工作,并帮助解决网格内的问题。

  以为民、便民、惠民为宗旨,以党员先锋性示范为引领,南湖区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最大限度地整合基层管理服务资源,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管理服务向末端延伸,切实提高网格服务管理精细化水平。

  今年8月以来,南湖区“一长三员”共发现上报信息数28787条,办结28782条,办结率99.9%;走访重点场所19614家次 ,走访率99.94%。

  基础工作——三治融合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载体

  场景:10月23日下午,凤桥镇永红村百姓参事会、村监委、专职网格员、村民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就“四位一体”长效管理以及本村村民家宴中心办宴取消管理费,进行专题探讨。永红村把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推行“五议两公开”制度,让党员群众参与决策管理,畅通监督渠道,切实维护了村民的根本权益。

  像这样基层治理新载体,南湖区各村(社区)已“遍地开花”。 凤桥镇三星村船游码头护栏建造与村民产生意见分歧,村召集道德评判团和施工队一起现场做评议,定方案,如今道德评判团出面介入村社会治理问题,一般都会迎刃而解。七星街道工作人员在走访居民过程产生的一些矛盾纠纷在社区“法律服务团”的沟通协调下,双方握手言和……目前,南湖区107个正常运作的村(社区)均全面建成“一约两会三团”组织架构,建成率达99%。余新镇普光村已建成全区长度最长的“三治融合”长廊,凤桥镇联丰村建成全区第一家“三治融合”会馆,并且均建立了法治文化主题公园。

  通过完善“双工联动+参与治理”模式,增添自治发展的新动力。南湖区重点打造的本土社会组织参与村(社区)自治,已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983家(其中注册355家),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不同、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社工+义工半小时服务圈”的自治模式,围绕生活服务需求,在扶贫帮困、健康养老、社区矫正、纠纷调解、文体娱乐等方面,为百姓提供了多层次、多样化、高质量的社会服务。

  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三治融合”发展正在南湖区不断健全完善。目前,全区已成功创建2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4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62个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已建成法治公园、广场28个,村(社区)法治图书角和法治文化长廊实现全覆盖。

  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村(社区)共聘请专职“老娘舅”131名,建立品牌调解工作室11家,截至目前,受理矛盾纠纷4236件,调处成功4233件,成功率均为99.9%。“七五”普法以来,结对律师为基层提供咨询2200余次,参与调解200余起。

  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德治,大力开展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群众文艺宣教活动,促进移风易俗入眼入耳入心。创新开展的“孝德停车”实事项目已全面推广,引起了中央、省、市等30多家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的报道和转载。

  基层基础——智安小区、视频监控建设布下技防“天罗地网”

  场景:6月27日,皇都花苑地下公共车位发生一起盗窃电动自行车的刑事警情,民警通过“智安小区”的视频等技术措施,第二天就锁定了违法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公安机关在7月16日抓获犯罪嫌疑人。这是今年建成“智安小区”后,皇都花苑发生的唯一一起刑事警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0%以上。

  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有幸福感,离不开一个城市的安防体系的建设。南湖区通过不断增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基础硬件、实施机器换人战略、科学设置勤务模式、抓好基础信息采集等多种手段,成功实现刑事警情数逐年下降、群众安全感逐年提升,让“全国最具安全感主城区”一步步从梦想走向现实。

  “智安小区”,就是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工具,进行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前端段数据采集,从而最大限度实现对小区内的人、车、物信息的实时采集。自8月以来,南湖区全面铺开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挂牌整治工作,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开展了基层基础大夯实行动,以“互联网+”为支撑夯实基础设施,扩大“智安小区”覆盖面。目前全区共有178个小区开工建设,将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智安小区”的全面开工,推进了平安小区的建设,大大减少了小区的发案,提升了刑事案件的破案率。今年初以来,全区所有完成“智安小区”建设的小区中,刑事警情比去年同期下降34.2%,入室盗窃警情同比更是下降达到40%以上。

  “智安小区”只是一方面,南湖区社会治理基层基础的重要内容,视频监控大网不断完善。七一广场立体化智能防控体系建设基本完成,202个视频点位全部安装到位并上线,60名编制的特勤队员已正常开展日常勤务,护栏和硬隔离、常态化全封闭管控完成,各类机制正常运作,极大提升了南湖辖区的治安防控能力。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也稳步推进。南湖区视频监控已达到城镇和非城镇区域监控点位每平方公里70个、8个以上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又自我加压,将非城镇区域每平方公里视频监控点位增加至9个,目前,需新增的203个点位已经选定,并已于近期开标,“雪亮工程”扩面提质。

标签: 网格;南湖区;基层社会;治理;社区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