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4日讯 每年11月,是缙云壶镇镇北山村的“农忙”时节。不过,村民们要收的不是水稻,而是订单;穿梭在村里的不是收割机,而是物流货车。
这里地处浙中南偏远山区,没有奇山秀景,也没有丰饶物产。互联网的通达,让曾经的空心村生长出300多家网店,“网罗”住500多位村民,去年的销售额达1.5亿元。
回乡上网,不当烧饼郎
两年前,美国CNBC频道一口气播出两则关于北山村的报道,讲述北山村农民如何利用互联网将帐篷、冲锋衣、睡袋卖出去的过程,报道中这样说:“这是一个曾经贫穷,现在却富裕起来的中国普通村庄。
今年44岁的村民吕振鸿,是浙江北山狼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北山村电商的“带头大哥”。他告诉记者,北山人曾经最大的梦想就是离开北山,因为这里人穷地少,他们有些到城里务工,更多的人在城市街头叫卖家乡的传统小吃———缙云烧饼。互联网的到来,以他们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了这一切。
11年前,四处做小生意的吕振鸿从朋友口中得知“电子商务”这4个字,也是在那年1月,我国第一个专门指导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从没接触过电脑的吕振鸿,感觉这是个赚钱的新方法,于是收了烧饼摊,回到村里和弟弟一起自学打字。
2006年,兄弟俩用4000元的启动资金,买来电脑,拉入网线,加上一台数码相机,凭着自己对户外运动的爱好,在自家客厅开出了北山村最早的两家网店,专卖户外用品。
不过,不是所有人能意识到巨变即将来临。村民们议论纷纷:“年轻人不出去赚钱,天天在家里玩电脑,搞什么名堂?”吕振鸿想给线下品牌做代理,但到处碰壁,去外地进货,摊主一听是开网店的,摆手回绝。
吕振鸿快要绝望的时候,网店的生意却一天天开始增多。最开始,他要开车到镇上寄快递,3个月后,每天都发五六个订单,快递员开始到村里来取件。一个月3000元的利润让吕振鸿喜出望外,要知道,2006年北山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311元。一个普通的农民,因为互联网,成了乡村能人。
乡里乡亲,同是“北山狼”
吕振鸿开网店赚钱的消息立刻在村里传开了。乡里乡亲,开始逐个上门找吕振鸿,从零开始学电脑、练打字、开网店。一双双操持庄稼的手,一开始只会用一个手指打字,却成功交易了一笔笔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2008年,吕振鸿积攒了十几万元后,直接在外地找到了生产厂家,开创了自己的运动品牌“北山狼”,在传统的农耕土地上经营起全新的产业———户外用品。
“北山狼”采取“自主品牌+生产外包+网上分销”模式,村民们不需押金就能直接拿货,他们的产品八成是“北山狼”,这种几乎零成本的分销模式,让村民开网店的门槛和风险大大降低。
就这样,一根根网线打破空间界限,一件件产品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原本出门在外的村民,纷纷回家创业,还吸引了很多外来的客服人员。
“外人看我们只是点点鼠标,但做成生意并不是那么简单。”35岁的村民吕周洋经营了4个网店,他的工作时间从早上8时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1时,“不光是苦干,还得巧干”。
原来,北山村的电商都加入了北山村电子商务协会,像吕周洋这样已经做出规模的,还是壶镇电子商务协会的会员。这些协会,成了农民电商交流、互助的平台。吕周洋说:“我们的产品基本相同,所以大家会商量每个网店推一个主打产品,形成比较优势,很少出现恶性竞争。”
北山村的任何一家网店,从顾客下单到打印订单,再到包装货品,整个过程平均只需3分钟。这条已经成熟的流水线,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赚钱的愿望。2015年,2000多人的北山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近1.6万元。
一群庄稼汉,因为互联网,成了信息时代的弄潮儿。
乡土社会,勇闯新蓝海
当家乡的田野与辽阔的电商海洋不期而遇,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已大不同,农村也在蜕变。变化的动力,直接来自村民不断增长的需求:道路狭窄,物流配送效率低下;农房空间狭小,仓储空间不足,还易引起火灾;网速不快,电力不能完全保证,创业资金不足……
北山村村委会主任吕周雄介绍,虽然基础设施一直在完善,但还是赶不上电商的蓬勃发展。就是因为村里实在找不出空间用来做仓库,吕振鸿的“北山狼”搬到了镇里的电商集聚区内。“‘北山狼’一走,大家触动很大。”吕周雄说。
去年11月开始,壶镇镇投资700余万元,用时一个半月,攻坚完成了数十处村容村貌提升。如今,北山村迎宾大道、休闲公园、景观墙、绿化带、村广场全新亮相。
“触网”整整10年的北山村,正准备一个巨大的改变。缙云县经信局(商务局)电子商务科科长祝勇圣告诉记者,今年9月,缙云出台了《加快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每年的扶持资金从8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这一新政,就给北山村授信了1000万元以上电子商务信贷资金。同时,县里在北山村规划了30亩电商园区,选址、规划及红线图都已完成。
“我们要把‘北山狼’再引回来,同时让其他‘北山狼’强壮起来,让新的‘北山狼’成长起来。”吕周雄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