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丽水 正文
大美浙江发展之美:绿色发展托起美丽缙云梦
2016年12月21日 03:25:34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黄丽丽 朱映归 潘李应 朱掌珍

  

CshKFlhZavGAUEE4AACwMTPVy8Q954.jpg

  浙江在线12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黄丽丽 朱映归 潘李应 朱掌珍)缙云,一个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风光胜地,一个钟灵毓秀、佳话流传的仙乡帝里,一个被绿色包围的美丽之县,一个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长寿之乡、浙江绿谷的核心区,一个正在崛起的生态之县。

  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生态县、天然氧吧,森林覆盖率75.2%,林木绿化率76.9%,负氧离子含量平均高达4600个/立方厘米,连续3年入选“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这里是令人神往的“人间仙都”和“长寿福地”,境内好溪、新建溪和永安溪,分别位于瓯江、钱塘江和灵江源头地区,山水绝美,生态优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缙云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推进“五清行动”“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三改一拆”等专项行动,打出了一套加快和谐美丽好缙云生态建设的“组合拳”。缙云境内省级生态乡镇实现全覆盖,国家级生态乡镇15个,占比83.3%。

  在缙云,生态追求,已经由政府单方面的行动,上升为全民的信念。缙云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和热情投入到生态文明的实践当中,投入到守护秀山丽水、共建美好家园的行动中去,向着“宜业、宜居、宜游、宜学”的和谐美丽好缙云再次出发。

CshKFlhZavKAZf4hAAHa1Szx7wE309.jpg

  环境整治,护好秀山丽水

  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是世代永续发展的源泉。

  地处浙江西南的缙云,拥有仙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流传了数千年的黄帝文化,境内物种丰富,山水绝美,底蕴深厚,是涵养城市的天然氧吧。为了留住这得天独厚的美丽,让老百姓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缙云始终把保护生态作为第一责任来落实。

  从2004年第一轮“811”环境综合整治到目前第四轮“811”美丽建设,从2007年开展钱塘江源头——新建溪流域综合整治到2013年全市率先打响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从2004年“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到现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整治”“六边三化三美”,再到美丽乡村全域整治……

  缙云始终牢记中央领导的殷殷嘱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用连年的整治描绘起山水、人文、民俗、经济自然交融的括苍山居图,把绿色环境变为群众共建共享的“绿色福利”,真正把“绿色化”打造成一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种价值取向和自觉行为。

  舒洪镇仁岸村地处盘溪最末端,也是盘溪、贞溪、章溪三大溪流的交汇点。因为环境的“脏乱差”,这里一度臭名远扬,让特产的“仁岸杨梅”也黯然失色。为了让家园焕发美丽,仁岸村在党支部书记何伟峰的带领下开展了清理河道、清洁乡村行动,并创新了“就地取材”“以地换木”等妙招,来巧解美丽难题。

  走进冬日里的仁岸村,金桂花、红豆杉、铁树、罗汉松、八角刺等苗木迎着寒风绽放新绿,800米长的生态防洪堤上,各种花木竞相争翠,与清澈的溪水相映成趣,俨然是一道生态风景走廊。何伟峰介绍,这里绿化的树木都是从当地山上移植而来,铺设花坛、修建村道的鹅卵石也取自附近的溪流,真正实现“自给自足”。

  好山好水好环境,也让仁岸村的杨梅“扬眉吐气”,成为了支柱产业。拍着日渐鼓起来的腰包,村民纷纷感慨“家在花园中”、这样的生活“令城市人也羡慕”。

  仁岸村的美丽蝶变只是缙云生态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通过“五水共治”等系列整治行动,缙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缙云967条、187公里河道实现全覆盖式清理,2015年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其中县城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5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5%;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4个、示范村和整治村37个,打造了下洋、笕川、仁岸、岭口、北山、陇东、福康、长兰、桃花岭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

  2014年,缙云成功捧获浙江省首批“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成为丽水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国家生态县通过技术评估。2015年6月通过国家级生态县考核验收,全县拥有国家级生态乡镇15个,占比83.3%,省级生态乡镇实现满堂红。2016年国家卫生县城顺利通过省级考核,国家生态县获得命名。

CshKFlhZavKACKOsAAPeucDtewU397.jpg

  绿色经济,带动百姓致富

  “不健康的GDP坚决不要。”缙云县主要领导一句铿锵有力的话,折射出缙云生产方式和发展理念的转变,也凸显出缙云人民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翻开缙云“十三五”规划,其发展方向第一条就是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采取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发展绿色经济增长点。

  “一些污染企业,也许开始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税收,但是现在算起来,我们要花更多的力气和资金去整治环境,仅算经济账也并不划算,更不用说算环境账、民生账了。”多年的实践让缙云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好山好水好空气是缙云最大的发展优势,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这样的生态追求不仅成为政府的行为,更成为缙云上下齐心的信念。对于污染企业和污染项目,缙云坚定说“不”。“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整治关停了污染企业320多家,移送司法机关立案查处6家、刑拘15人。这既是对一些不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和财富观的全新洗礼,也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

  为了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前无古人的创新之路以更坚实的保障,缙云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率先实行空间准入、总量准入、项目准入“三位一体”和专家评价、公众评议“两评结合”的新型环境准入制度;率先在全市执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相关规定,在企业实行刷卡排污和市场化污染整治运行机制,有效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主动承担起生态责任,大大激发了其自觉治污和节约利用资源的内生动力。

  此外,缙云还研究制订了生态产业发展引导机制,“亩均税收”的竞赛、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再向“招商引智”的跨越,低碳元素悄然融入“缙云制造”。正是通过“机器换人”“腾笼换鸟”等发展战略,落后的产能被淘汰了,优质的产业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产业的选择上,缙云坚持以生态化、特色化和产业化为方向,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一个烧饼、三个家家”平台,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到2015年末共开出了230多家专卖店,去年营业额7亿元。“香菇、茭白”等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缙云北山模式”成为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典范,累计培育各类网店2900多家,农村电子商务销售额达10.4亿元。建成各类休闲观光农业基地33个,小仙都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新建食用菌产业示范区、大源茶叶产业示范区、前路蔬菜精品园通过省级验收。

  缙云山水的魅力,吸引了清荷别院、仙都摄影主题客栈、诗然从慢、山水乡间等民宿陆续在缙云“落脚”。提起缙云,在许多城市人心目中早就不再是“山窝窝”,“黄帝缙云、人间仙都”品牌全面打响,2015年全县旅游收入达82.3亿元,增长27.9%。

  “绿色发展”已经让缙云逐渐尝到了“甜头”,通过加强基础交通设施建设、大力招商引资以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围绕生态展开的产业布局,不仅让缙云的产业变得更健康了,也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十二五”期间,缙云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年均增长10.5%和13.8%,这样一个山区县,成功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3家、国内500强企业2家。

CshKFlhZavOALdwCAAKRahsVTvg797.jpg

  共建共享,打造幸福家园

  “好水好空气,谁不喜欢。”这是缙云老百姓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由衷点赞。

  从领导干部进村就追着“信访”到鼓掌“欢迎”,从全县环境整治落后村到全市、全省示范,从“要我治理”到“我要治理、我要保护”,这是东方镇长兰村和舒洪镇仁岸村生态建设的真实故事,也是缙云全县农村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

  生态建设中,缙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党员干部示范带头,在生态创建实践中理顺了村民的“心情”,激发了村民干事的“热情”,最终使党委政府赢得了村民的“感情”,推动农村基层组织的融合发展。

  一个政府引导、群众参与、企业联动的良好氛围在缙云逐渐形成。为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缙云在丽水全市率先探索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保信用、社会责任等相挂钩,企业自觉在报纸上承诺,自觉签订环保承诺书,充分展现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五清行动’‘六边三化三美’中,环境共建共享的生态意识不断提升,社会满意度和幸福感逐年提升,环境保护已然成为46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生态文明实践已从政府整治走向全民自治,这是缙云生态创建取得的最大成效,也是最值得称道的经验。”缙云主要领导如是说。

  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路前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这十几年缙云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质量越来越好、广大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提高。缙云46万人民坚持生态信仰,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绿水青山,像对待生命那样对待绿水青山,打造了名副其实的养生福地、长寿之乡。

  走进今天的国家生态县缙云,一江碧水穿城过,两岸青山入眼来。因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因为矢志不渝地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缙云探索出一条山区经济科学发展的生态之路,跑出了令人惊喜的美丽加速度。

  这个秀丽宁静的浙西南山城,沿着绿色发展之路,正圆着一个美丽的绿色之梦、健康之梦、和谐之梦、创新之梦。

CshKFlhZavOAUR2zAAMOpFF6GE4022.jpg

  【大事记】生态发展看缙云

  2000年,缙云县委、县政府就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并开始实施“开放兴县、工业强县、生态立县”三大发展战略。

  2003年,缙云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2004年,缙云全面启动生态县建设,制订出台了《缙云生态县建设规划》《缙云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缙云县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等系列规划。

  2009年,缙云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县。

  2010年,缙云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建。

  2011年1月,缙云提出“生态富民、工业强县”战略部署,把“生态富民”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2013年,缙云新一届党委、政府班子与时俱进提出了“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战略路径和建设“和谐美丽好缙云”的战略目标,保持战略定力,优化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路径,完善发展举措。

  2014年,缙云成功捧获浙江省首批“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成为丽水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国家生态县通过技术评估。

  2015年6月,缙云通过国家级生态县考核验收,全县拥有国家级生态乡镇15个,占比83.3%,省级生态乡镇实现满堂红。

  2016年,缙云国家卫生县城顺利通过省级考核,国家生态县获得命名。

标签: 缙云;生态;绿水青山;丽水;绿色经济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1221277142477762.jpg